綿綿與外祖母,就跪在善男信女區域,看著台上的師父們誦經念讀。
外祖母恭敬的跪在那裏,雙手合十,祈求上蒼的憐憫,讓世人無恙,讓全家安康。
綿綿也跪在那裏,但是她跪不住。
不一會,便左看看右看看。
當然,這打醮主要是師父們的事,貴人們跪上一會,以示誠心便好了。
鄭氏誠心,說要跪著,為家宅祈福保平安。
至於綿綿,她吩咐身旁的人,“讓綿綿起身吧,孩子跪不得太久。”
瑞靈應好,起身去叫綿綿。
綿綿正低著頭想事情呢,聽到聲音,這才抬首,疑惑著:
“嗯?不用跪了麼?”
“嗯,誠心就好,先去休息會,等會就好了。”
“好。”
綿綿起身後,就在旁邊的禪房休息。
外頭師父們誦經的聲音,時不時傳進來。
廣場上,男女老少,虔誠信人,紛紛跪拜。
綿綿站在門口瞧著,覺得陌生又覺得熟悉。
她不知道這感覺從哪裏來的,就感覺整個山中有股子奇怪。
“綿綿小姐,你怎麼了?”小寶壓低聲音,悄悄詢問。
綿綿搖頭,“沒事呢。”
小寶怕綿綿無聊,又問:“要不,讓我帶你去後山走走,那邊有個溫泉的,問問師父們可去的話,我們就去。”
小寶正說著呢,那邊師父們打醮已經結束了。
鬧哄哄的人群,綿綿目光落在外祖母身上。
她朝著外祖母招手,“外祖母,這邊呢。”
鄭氏朝她笑著,不過並沒有立馬上去,而是和一旁的大師說起最近的事情,以及,對綿綿這孩子的擔憂。
這大師是寺院裏,主持師弟,名了方。
說是這幾日,主持了緣身體抱恙,所以這打醮之事交代給了了方大師全權看管。
了方師父的目光,順著鄭氏看向禪房門口的孩子。
他一邊走一邊說道:“孩子自有其福氣,順其自然便好。”
鄭氏聽了,舒心不少。
隨後,她便又讓身旁的人,準備好香油錢,捐給淩雲寺。
大師師父對著她又是一鞠躬,“感謝夫人為勞苦百姓的捐贈。”
鄭氏笑著道:“這是我應該的。”
不過,香油錢都捐了,鄭氏也希望了方大師能去看看綿綿。
了方大師自然欣然應允。
兩人來到禪房處,人還沒靠近,綿綿抬頭看著走來的外祖母和了方大師。
鄭氏笑著道:“綿綿,這是寺裏的了方大師。”
綿綿雖然小,不過這遇人禮貌的禮儀還是懂的。
她學著別人,雙手合十,“大師爺爺好。”
鄭氏還解釋著,“綿綿這孩子,之前在鄉下長大的,還望師父見諒。”
了方大師卻擺手,“不,這孩子,倒是十分禮貌懂事。”
他用手,輕輕在綿綿的腦袋上撫摸,似乎在檢查孩子的頭骨。
也在碰觸的時候,了方大師,見到了綿綿藏在劉海裏頭的紅色胎記。
“這是……”了方大師略有意外,目光盯著綿綿看著。
他並沒有立馬掀開孩子的劉海,而是朝鄭氏看去,詢問是否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