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孩子在上初中,就讀的那個中學非常好,現在考慮是不是以後去國外上大學。因為孩子是在海外出生的,所以現在的身份是外國人。但是他的班主任說最好別讓孩子出國,因為這個班的孩子以後都能考上清華北大。老師講,出國留學的機會總是有的,但是上清華北大的機會人一生隻會有一次。那個朋友就想,上清華多好呀,清華在國內影響很大,人脈極其豐富,對孩子以後在國內的發展有極大的幫助。但是又覺得去國外接受西方教育也不錯,就在猶豫。
我覺得他把注意力過於集中在了操作層麵的問題。他在孩子還沒有能力為自己做決定的年齡
,考慮孩子是否出國的事情,本質上是在考慮一個戰略問題,它會決定孩子一生的走向。所以我當時就問他:“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是做一個中國人,還是做一個外國人?”這個問題我不能替他回答,因為作為這個孩子的父親,這個問題的回答由他的價值觀決定。不過隻要他給我一個答案,我就可以給他下麵怎麼做的一些建議。
如果他想讓自己的孩子做中國人,我就會建議讓孩子留在國內,即使上不了清華北大也沒有關係。因為我認為一般而言,人的世界觀的最後確定,是在大學期間才能完成的。大學之後才能真正形成對民族國家的認同。如果中學就送出去,基本就會成了外國人。
反過來,如果他希望孩子做一個外國人,那應該現在就送出去,都不用在國內讀中學。上不上清華北大根本無所謂。這樣他從小就開始接受外國的教育,能成為一個比較正宗的外國人。如果等到基本成人以後再出去學做外國人,孩子會遇到很多麻煩,包括國家認同的困惑。
我要問這個問題的大背景是:既做中國人,又做外國人是不現實的。一來,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二來,你加入別的國籍是要有嚴肅承諾的。
比如,盡管美國默許雙重國籍,但是在加入他們的國籍時,是要舉行正式儀式做如下鄭重宣誓的:
“我在這裏鄭重地宣誓:完全放棄我對以前所屬任何外國親王、君主、國家或主權之公民資格及忠誠,我將支持及護衛美利堅合眾國憲法和法律,對抗國內和國外所有的敵人。我將真誠地效忠美國。當法律要求時,我願為保衛美國拿起武器,當法律要求時,我會為美國做非戰鬥性之軍事服務,當法律要求時,我會在政府官員指揮下為國家做重要工作,我在此自由宣誓,絕無任何心智障礙、借口或保留,請上帝幫我。”
(“I
hereby
declare,
on
oath,
that
I
absolutely
and
entirely
renounce
and
abjure
all
allegiance
and
fidelity
to
any
foreign
prince,
potentate,
state,
or
sovereignty
of
whom
or
which
I
have
heretof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