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張玉珍這些年太過辛勞,身體被拖垮了,在秦崢高二時患了一場大病,人送到醫院,花了很多錢才搶救過來,命是保住了,家底掏空不說還在親戚手裏借了不少。
張玉珍住院需要人照顧,且她的身體出院即便恢複了也隻能養著,不能再幹任何體力活,這樣一來家裏唯一的支柱也倒下了,沒有任何收入來源,還欠了一屁股債,秦崢沒得選,隻能選擇輟學,記得當時蘇紅軍和謝雲談起此事還惋惜了好久。
秦崢的大伯是包工頭,他輟學後就一直跟著大伯幹,一幹就是這麼多年,直到三年前大伯腰椎出了問題,實在幹不動了,索性將班子交給秦崢,自己回家養病,帶孫子去了。
秦崢接手後拉著原班人馬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他年輕有想法,結合城裏的流行建築風格,大膽創新,建造出來房子實用又有特色,很快就得到了當地人的喜歡和認可。
他的名氣在當地越來越大,生意也越做越好,掙了些錢,他提前還清了家裏的債務,還注冊了一個正規的小公司,當起了老板。
秦崢從一個失學的窮苦孩子逆襲成當地的有為青年,一度成為當地人教育孩子時必提的勵誌故事,蘇靜對他這麼多年的經曆都知道一些。
想到這裏蘇靜斟酌的問道:“你媽媽身體最近怎麼樣?”
秦崢垂眸,轉動著手中的杯子,淡淡的笑了笑,聲音裏帶著些許苦澀:“還是老毛病,醫生說隻能好好養著,不能幹重活,可她總也閑不住,也不聽勸,我實在拿她沒辦法。”
秦崢這麼努力的掙錢有一大部分原因就是想讓張玉珍不用那麼辛苦,讓她安心的享福,可張玉珍省吃儉用一輩子,哪裏安心大手大腳的花兒子的血汗錢。
她依舊閑不住,兒子不讓她種地,她就將屋後的自留地全都種上菜,她人勤快,菜也比別人家種的好,自家吃不完的她就拿到鎮東頭的集市上去賣,掙些零用錢,生活上盡量做到自給自足,不給秦崢添負擔。
她覺得因為自己的病讓秦崢小小年紀,就輟學肩負起家裏的重擔,已經夠對不起他的了,以秦崢的聰慧,原本應該有個更好的未來。
張玉珍和秦崢母子二人相依為命這麼多年,兩人的感情可想而知。秦崢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張玉珍能多活幾年,多陪自己幾年,不然他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蘇靜看他難過,一時不知該怎麼安慰,好在服務員敲門,端了一份清湯鍋底進來,才將縈繞在兩人之間的沉悶氣氛一掃而空。
秦崢拿過服務員遞過來的菜單,放到蘇靜麵前:“剛在櫃台我點了一份排骨湯鍋,你看看還喜歡什麼配菜,點一些,等會裏頭的排骨吃完,剛好用來涮鍋。”
鮮香的排骨湯經燃料加熱正咕噥咕噥的冒著熱氣,裏頭翻滾的胡蘿卜玉米色澤鮮亮喜人,讓人不由得食欲大增。
蘇靜此刻覺得更餓了,她沒客氣,拿過菜單,勾了一盤肥羊,豆皮,金針菇和娃娃菜各一份。
她把菜單遞給秦崢:“我點了這些,你看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