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朝,皇城。
沒有互換身體。
這讓白起鬆了口氣,或許,互換身體隻是一次意外,以後都不會發生了。
北境多國要麼求和,要麼沉寂,天下迎來了久違的寧靜。
女帝的詔書快得很,今年三成的軍費投入賑災,此舉十分冒險。
這個消息一旦傳到邊關,身在一線抗敵的軍士多少會士氣受挫,而消息傳到北境那些狼子野心那邊,他們定然會認為雍朝邊關薄弱,可能會各種進犯試探。
思來想去,白起終究選擇入宮麵見女帝。
皇宮,禦花園。
早朝之後,女帝也沒有閑著,她依然需要處理各部呈上來的奏折,有些事可以交給丞相,而有的事必須要她一國之君親力親為。
“陛下,最近南方多地爆發洪災,乃是建國以來遭受的最大災害,微臣認為,應當由朝廷親自派人暗中監督賑災,避免各地官員從中貪墨。”丞相冼捷作禮道。
幽蘭女帝聞言,微微頷首,道:“還是丞相想得周到,那就由朕親自下派合適的人選監督賑災吧。”
“陛下,此事應當交由微臣來辦。”冼捷趕緊說道,生怕慢了半分女帝的詔書就擬出來了。
“為何?”女帝不解,腦袋歪了歪,銅鈴般的大眼睛疑惑的看著丞相。
“陛下初登朝堂就遇到如此難題,指派監督這種事微臣還不能替陛下分憂的話,微臣這個丞相就太不合格了,也實在有愧於先帝重托。”
“嗯……丞相實在是對我朝忠心耿耿,不過最近你日夜操勞已經非常辛苦,這事朕還是能夠親自處理的。”
“可是……”
冼捷並不放棄,還想再爭取,可是一個紅袖娘走了進來,報:“陛下,白起大將軍求見。”
白起的突然前來讓現場的氣氛都變得微妙起來。
說實話,雖然前日相見白起表現得非常順從,但是女帝依然懷疑將軍府有更大的打算所以才肯在軍費這件事情上讓步。
今天白起不請自來,不知道所為何事,這點讓年紀輕輕的女帝隱隱有些擔憂。
不過,大將軍求見沒有不見的道理。
很快,由青魚親自領白起進入後花園麵見女帝。
白起來到的時候看到冼捷也在,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文武百官意見不合早就不是什麼秘密,文官以冼捷為首,他們主張與敵國求和,發展民生,認為外交手段可以解決問題,他們自信以文官的七尺不爛之舌可以消除南北方的矛盾。
這樣的主張讓以白起為首的武將非常不屑,他們是站在帝國一線的戰士,多年來出生入死,在雍朝,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那些凶殘的草原人,以外交手段實現和平的目標是多麼的不切實際。
冼捷看到白起,下意識退了半步,朝堂之上,大家都是為了雍朝可以隨意爭論,可是私底下,他不確定白起這個“帝國兵器”會不會一怒之下將他的腦袋擰下來。
曾有禮部小吏密信先帝彈劾將軍府目無法紀,先斬後奏,次日該小吏就曝屍都城荒野。雖然先帝對此事避而不談,但是冼捷可是知道的,驗屍官稱該小吏喉部傷口整齊,乃是被一刀斃命,能夠在都城如此隨意殺掉一個朝廷官吏的,唯有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