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英國佬的憤怒(求追訂月票)
在華夏軍隊圍困喀布爾城的這三個月時間裏,波斯王薩菲先後派出了好幾波軍隊前來支援。
不過他們無一例外的遭到了華夏軍隊的聚殲,波斯帝國可謂是損兵折將。
阿富汗沒有完全拿到手上,卻又損失了上萬波斯軍隊。
而喀布爾的日子也不好過,雖然華夏軍隊由於缺少重炮,並沒有選擇強行攻城。
可是華夏的狙擊手們神出鬼沒,不斷在城外狙擊城上的守軍,這三個月下來波斯人也華夏的狙擊手們擊斃了上千人,嚇得他們根本就不敢在城上露頭。
而這些華夏的狙擊手們偽裝在城外,城上的守軍根本就發現不了他們的行蹤,隻能讓城上的大炮胡亂發射一通,以作為發泄!
飽受了三個月的折磨之後,城內的守軍如今是士氣低落。
而且城中的糧食已經出現了短缺,使得波斯軍隊在士氣上更加雪上加霜。
他們唯一還能夠依仗的便是自己火炮上的優勢了。
但如今這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因為華夏軍的火炮已經到位了。
新型的火炮分為兩種。
12磅的野戰炮,以及24磅的重型破城炮。
這些火炮不但采用了新型的複合鋼,膛線技術也更加成熟了。
除了火炮之外,炮彈也做了改進。
火炮可以發射實心炮彈外,開花彈也分成了爆破彈、霰彈和榴霰彈。
使得火炮的射程以及殺傷力大大提升了。
隨著二皇子李世祖的一聲令下,已經調整好炮位的火炮手們迅速的裝填好炮彈,並點燃火炮的引信。
無數炮彈伴隨著一聲聲巨響直接飛向喀布爾的城牆。
僅僅是第一次試射就有將近半數的炮彈掉落在城牆上。
此時的喀布爾城牆幾乎籠罩在漫天塵土之下了。
等塵土散去的時候,奧斯曼的使者發現城牆上已經是千瘡百孔了。
雖然城牆還沒有坍塌,但是好幾處地方已經被炮彈給炸掉了一大片。
華夏的火炮對於守城士兵的殺傷極大。
很顯然無論是奧斯曼帝國還是歐洲人的火炮都不如華夏。
若是奧斯曼帝國能夠得到這樣的火炮,攻陷維也納,甚至占領整個歐洲都不再是夢想!
不過很快使者的思緒就停止了,僅僅數輪炮擊過後,喀布爾巨大的城牆就被轟開了一道口子。
有一段十多米的城牆出現了坍塌。
很快大批波斯士兵就試圖封堵這個缺口。
但華夏人並沒有發起衝鋒的意思。
他們的火炮再一次發出齊鳴。
一柱香後,無論是喀布爾城牆上的火炮,還是守城的士兵都已經被消滅的差不多了。
喀布爾的東城已經是一片殘垣斷壁了。
此時來自華夏的倭國武士高舉倭刀,長矛如同潮水般的湧入城內。
盡管波斯的新軍依舊利用殘破的城牆作為掩護,向著倭人進行射擊,使得不少倭軍都倒在了衝鋒的路上。
但是他們身後的華夏狙擊手們還是迅速的利用手中的狙擊槍為他們清除目標。
攻入喀布爾之後,他們遇到了波斯的重裝步兵。
這些倭兵也是異常凶狠,很快就高舉武士刀迎著敵人衝了上去。
倭人的倭刀雖然是仿製華夏的唐刀,但是憑借著其出色的工藝做到了青出於藍。
倭刀同大馬士革鋼刀、馬來克力士劍一起並稱世界三大名刀。
恰好波斯人手中也有裝備了大馬士革鋼刀。
這兩大名刀發生了直接的碰撞。
雖然就工藝而說,倭刀同大馬士革刀可謂是各有千秋,但是倭人對於刀法的運用更熟練一些。
加之此前波斯人的重裝步兵被自己人的火槍消滅了不少,此時他們的人數也處在絕對的劣勢。
很快這些矮小的倭兵就憑借人數的優勢占據了上風。
他們手中的倭刀不斷斬殺著波斯人,即便是波斯人的魚鱗甲也時常被倭刀斬斷,原本數量就不多的波斯重步兵很快就被消滅了。
隨著戰鬥的深入,華夏的士兵也加入了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