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我就知道從京城那邊兒來的信不會是什麼好消息。”
謝大將軍手裏拿著一張信紙,甩的嘩啦啦作響。這會兒臉上滿是譏誚之色,對著寧寧就是一陣抱怨。
“我早就說過,現在執掌朝政的那個大皇子也不是什麼好人。看來他是把他爺爺的陰狠都給繼承了,隻不過比他那個當爹的會裝。至少能裝出一副和氣的模樣,隻不過看著他這樣子我就覺得惡心。瞧瞧這信上寫的什麼?還希望我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我解釋個屁!他要是能把這個國家治理的妥妥當當的,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百姓們至於跑上千裏來咱們這個偏僻地方嗎?”
“不先反省反省自己的問題,反而出了事先往別人頭上安,還真是一脈相承的叫人厭惡。也不知道大黎朝到底是怎麼了?這幾代總是出這樣的子孫,要是讓開國太祖皇帝見到自己竟然會有這樣的子孫,豈不是得氣死?”
寧寧並沒有搭理怒火衝頭的謝大將軍,她在看手中的戰報。
謝伯伯這些年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放下了身上的重擔,平日裏的言行舉止那叫一個幼稚。雖說十年來頭上又多了幾縷華發,可是看起來依舊生龍活虎的很,所以寧寧這會兒任由他發泄,自己則是在看從全國各地傳過來的戰報。
現在本應該是春耕的季節,可是全國各地的起義軍們那打的叫一個舍生忘死,更別說中間還有朝廷派遣出去的軍隊從中作梗,全國上下一片戰火紛紛。倒是可憐了那些無辜百姓。
也正因此現在從四麵八方湧過來的人數大大增加,讓原本地廣人稀的北疆都覺得有些吃力了。如果不是因為這些年創辦了學校,改進了教育方法,培養出來大批的可用人才,而且那些人才現在已經長成,可以進入到各行各業中去,寧寧也會覺得相當吃力。
隻不過按照現在這個速度,那些管理的官員們依舊不夠,看來又到了廣納賢才的時候了。
“寧寧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算了,你在看戰報嗎?現在哪支起義軍暫時占了上風?哦,還是衢州那幾個。不是我說他們這種小打小鬧根本上不了台麵,寧寧你真的不準備加入進去嗎?咱們這些年培養出來的軍隊,但凡放出去,根本不是他們這些小打小鬧的家夥們能夠抵抗得了的。”
“不行啊,咱們北漠軍要駐守邊疆,防備草原上那些蠻族隨時南下,如果加入進去,中原各地豈不是更加混亂了?如果能讓這些人暫時放下爭權奪利的心思就好了。謝伯伯,你別這麼看著我,我當然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隻是感慨一下而已。”
“嚇我一跳,我還以為你現在突然又想轉行當聖母了呢。”
謝大將軍得意的顯擺著自己從市麵上最流行的話本子裏學到的詞彙,然後無奈的表示。
“可是你這個願望大概是實現不了了,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夠心甘情願的放下自己已經到手的權利呢?別的不說,你就說衢州這支起義軍吧。原本他們隻是底層的百姓,可是在推翻官府享受到權利帶來的好處之後,就開始戀戀不舍這種上位者的享受了。現在你再讓他們回到曾經的生活中去,看看他們願不願意?肯定是不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