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這支浩浩蕩蕩的運輸隊伍,開始走單騎的最艱難曆程的第一步,翻越桑株古道的第一座山口:海拔5千多米的卡爾東山口。
隨著山道的不斷上升,天氣變得越來越糟,路也非路,全都是冰川,冰冷如鐵般滿眼滿世界的令人不寒而栗。單槍匹馬的走都很勉強,再馱沉重的東西翻越高山,可以想象,實在是艱難無匹。
但最困難的還是空氣稀薄,正如方東明之前與肖玉所說,此刻的氣壓低到人難以喘氣,似乎稍微一吸氣,胸堂和肺就會立即炸裂開來,沒有一個人敢在這種極為惡劣的環境下講話,那樣,氣流會灌入口中,讓人無法呼吸。
犛牛呢,走二三十步就‘呼哧呼哧’大喘起來,人牽著它,必須停上幾分鍾再前行。而人在馬上稍作停留也會感到胸悶氣喘。小有活動就又氣喘不已,即便非要談話,也隻能說一個字,喘口氣休息後才能再說第二個字。連多吃點東西,也會馬上心跳加速,在這種情況,體質差的人極容易死亡。
終於,還是沒有避免這樣的慘劇發生,一個年紀隻有十八、九歲的瘦弱的維吾爾族青年,走著走著,一口氣沒喘上來,忽然一歪身倒了下去,便從此再也沒有站起來,他成了這支馱隊的第一個殉難者,這是馱隊進入卡爾東山口的第二天,人們的心靈被一片似陰霾樣的沉痛所籠罩。
到了第三天,馬隊行走到卡爾東山口的關隘,山路越走越陡,坡度足有35度以上,且硬滑無常,人隻能躺在牲口身上行走,腳下傳來嘎嘣、嘎嘣,冰塊碎裂的刺耳聲,難聽的讓人想號啕大哭。??
??肖玉此刻也正扒伏在一匹新疆馬上,走這條路,遠比他想象的難度要大得多得多,這裏的空氣因稀薄低壓,路上死傷了不少的駱駝,每當一隻平時看似無比雄健的駱駝咕咚一聲猝然倒下時,他的心象被什麼狠狠地揪了一把,難過得隻能將眼淚往肚裏咽。
看來,今後在這裏築路困難也是重重,非要用機器,內燃機,還要增加氧氣才行。他在心裏暗自想著。
??而到了第四天,山麓走起來更是愈發的陡峭,山道的坡度如同滑滑梯般的一階階懸浮在高處,令人望而怯步,馱工們一個個心驚膽顫的暗自在喊:老天,這哪裏是路啊,簡直就是一座座想要吃人的刀山。這,就是傳說中的“冰川”。
由於空氣的稀薄,高原反應越來越讓人氣喘頭痛,即便是最堅強的高原馱馬,抗住了惡劣的氣候,但雙腿在冰川上打滑,一路上,又因此而摔傷摔死了不少馱馬,貨物從牲口的背上滾落到地麵,看了讓人心緒也跟著低落到了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