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抵抗饑餓練神功(3 / 3)

經過十幾天的努力,鬆南張澤按照記憶用小竹片做了三個碗大隻能進不能出的小籠子,再用細繩子連在一塊。傍晚時分,他偷偷把裝了蚯蚓和一塊小石頭的小籠子沉入小河裏,將尾繩係在樹根上。第二天早晨提起來一看,果然有五條沙泥鰍,鬆南張澤大喜,媽媽直誇兒子聰明,喜得合不攏嘴。母子兩秘而不宣,隔幾天就吃一頓沙泥鰍,總算穩住了消瘦的身體。

沙泥鰍基本解決了營養問題,但飽不了肚子,晚上鬆南張澤不得不修煉探脈神功密譜抵抗饑餓,改善睡眠。白天呆在家裏無事,鬆南張澤背著媽媽做了一個小沙盤開始練字,一是練字象練功一樣可以忘記饑餓,二是把腦子裏記憶的海量知識溫習記牢,他相信以後會有大用,幸運總是落到有準備的人頭上。雖然現在不可確定是哪朝哪代,但小鎮上鋪麵的招牌全是標準的漢字假不了,一手好字說不定就能夠飛黃騰達,宋朝不是有一個喜好字畫的趙構皇帝麼?

半年過去,鬆南張澤在與饑餓鬥爭和修煉中慢慢感覺丹田處溫溫的特別舒服,按照探脈神功的描述,自己有氣感了。有戲!鬆南張澤欣喜萬分,沒想到前世追求和堅守了二十幾年沒有動靜的內力在與饑餓對抗中半年不到就練出來,情緒高漲,修煉興趣更濃更加賣勁,也開始靜下心來審視祖傳的《探脈神功密譜》。《探脈神功密譜》分上下兩冊,上冊《探脈神功》,下冊。《醫道醫藥》。

《探脈神功》分總綱和養氣、聚氣、通脈、煉神、明識、通幽六個境界。

總綱:元氣,天地之氣也。無所不在,納入體內謂之真氣;真氣液化謂之真元;真元固化謂之金丹。丹者,道家之所求也。意念者,體之內精神力也,人體之魄;體之外神識也,人之魂。識海現,方可通幽也。

第一境界養氣。培養氣感,真氣靜態存在於體內。上等資質五到八年;中等資質十到十二年,下等資質十五到二十年;二十五年無氣感者慎練。

第二境界凝氣。吸收元氣壓縮真氣,真氣轉化真元(液態)。上等資質八到十年;中等資質十五到十七年,下等資質二十到二五年;三十年無法轉化者慎練。

此境界,全身經脈與丹田想通,象河流與大海,單向。經脈之間由穴竅阻隔,不能相互貫通。

第三境界通竅。打通經脈與經脈之間的穴竅。上等資質十五到二十年;中等資質二十五到三十年,下等資質三十五到四十年;五十年無法通脈者慎練。

此境界,經脈與經脈之間、經脈與丹田之間形成縱橫交錯大循環,全身真元成整體。丹田為湖,正經為江,奇經為河,別經為溪。

第四境界煉神。精神力凝煉外放離體者為神識。上等資質二十到三十年;中等資質三十到四十年,下等資質四十到五十年;六十年無法通脈者慎練。

此境界,丹田真元逐步成為陰陽相生相克自動旋轉的真元球體,自動吸收體外真氣,真元慢慢轉化為金丹(固體);精神力漸漸外放體外形成神識,神識以固定的波動頻率溝通天地間的元氣,象億萬個穴竅把空中的元氣吸引到身邊為己所用。神識越強外放距離越遠,溝通和吸引天地間元氣地範圍越大。當神識頻率稍微調整就會像人體內一個全方位雷達,捕捉神識覆蓋範圍內的一切帶有能量的物體,雖然物體影像模糊沒有眼睛辨識那麼清楚,但絕對不會被外部幻象迷惑,一切隱藏對神識毫無意義。

第五境界明識。百年不為長,窮其一生難也。

此境界,無形的精神力提升凝煉成有形,人體隱藏的識海象丹田一樣顯現,俗稱‘上丹田’。此時上丹田與下丹田通過靈魂相通相連,在意念之下使得內外一體,丹田、經脈、穴竅,元氣連成一個整體,真元永不枯竭。上丹田出現時靈魂隨之出現,從此進入通幽境界。

第六境界通幽。古之傳,人有七魂六魄,對之有七情(喜、怒、哀、樂、驚、恐、憂)六欲(眼、耳、鼻、舌、性、觸)。情極魂固,魂固可遊天地,入天門仙界重生;欲窮魄穩,魄穩可朔金身,留世間萬世長存。又傳,文至情極,情生欲;武至欲窮,欲化情。文武通也,補也。

此境界,識海靈魂經過七情六欲洗禮逐步壯大凝練成人體形態一致的故態靈魂體,靈魂體可出竅遨遊體外,肉眼不可見。靈魂體可以明察他人放之體外的神識,可吞食之。金丹破殼生元嬰,元嬰長大與本體重合得金身。此境界修煉隻有一途,頓悟人生。

回憶到此,心想:“按照《探脈神功》說法,我現在的資質豈不是超等?接下來的修煉還會如此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