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問道:“可知那書生是誰?”
馮士良搖頭道:“不知。”
李治點了點頭,道:“朕知道了,下去吧。”
李治打算將未完成的工作做完,隻是看著手上的奏章,卻無心思量,索性將奏章丟在一旁,說道:“通知皇後接駕。”
李治乘坐車轎來到後苑。
武皇後興致高漲的領著宮女在殿外迎接。
自從安排武家為李治在長孫無忌這事上背黑鍋之後,武皇後明顯察覺李治對她的態度更加親近,大有獨寵之意。
武皇後深知乘勝追擊的道理,李治越是如此待她,她越不能恃寵而驕,盡量做到李治心中最完美的皇後:長孫皇後。
“妾參見陛下!”
武皇後恭恭敬敬的相迎。
李治點了點頭,頗為冷淡的說了句:“都平身!”
說著就向殿內走去了……
武皇後察言觀色的能力何等之強,心中立時打鼓,但也沒有半點膽怯,隻是讓身旁的人散去,獨自一人跟著進殿。
“陛下為國事操勞,實在太辛苦了,妾看的心疼……”
她說著走到近處,親自為李治寬衣,她故意裝作看不懂李治的臉色,嘴裏不住的念叨:“陛下是先坐著休息,還是沐浴?”
“要是休息,妾下讓人熬了點補身子的藥膳,空著肚子不易入睡……”
“若是沐浴,妾身又從禦醫那裏學了推拿的手法,能夠緩解疲累,可以助陛下放鬆精神。”
她逼逼叨叨的說了很多話,也不管李治理不理會,在李治麵前,沒有半點母儀天下的樣子,到有幾分小女兒姿態。
李治心中的怒意麵對武皇後這般殷勤也略微消散,自從盧從壁,姬揔持出宮以後,整個後宮唯一能夠讓他舒心的也就麵前的武皇後。
相比王皇後的傲慢,蕭淑妃的愚蠢,武皇後貼心又有能力,讓他完全不用為後宮的事情犯愁,若不是有今日之事,對於這個皇後還是很中意的。
也因如此,他給了武家不少賞賜,表明自己的態度,甚至對於武家個別行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這一次……
李治忍不了。
“皇後想要為令堂謀取周國夫人的頭銜,來找朕便好,去騷擾周國夫人作何?”
武皇後臉色卻瞬間煞白,雙膝一軟,跪伏在地。
她沒有任何辯解,隻是叩首道:“妾知罪。”
李治略感意外,問道:“真是皇後所為?”
武皇後搖頭道:“不敢欺瞞陛下,妾確實動過此念,可從不敢有妄動之心。妾深知一切冊封,皆是陛下之意,妾縱然有通天之膽,亦不敢行此事。”
李治追問道:“那是你母親、阿姐所為?”
武皇後拜服道:“妾身不知,許是他們,許是有人為了討好武家,自主行事。可不管如何,都是因為妾身之故,才有此事。妾認錯認罰……”
李治深深看了麵前的皇後一眼,道:“知道錯在哪裏就好!”
他說著直接起身向外走去,快出大殿的時候,回頭說道:“皇後若管不好家人,便由朕替你管。”
說完人就離去了……
“謝陛下!”
武皇後跪伏在地,隻覺得全身都冒出了冷汗。
她並沒有起身,依舊跪著,李治沒有讓她起身,她不敢……
聽著李治離去的聲音,武皇後才大鬆了口氣,知道這一關算是過去了。
這幾年的相處,她太了解自己這位丈夫的性格了,在他麵前任何抗辯都是無用的。
不管是非對錯,隻要他動怒,先將錯認下,才能獲得解釋的機會。
否則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越是抗辯,情況越糟……
李治這一離去,自己這一關是過了。
隻是武皇後並未高興,眼眸中卻透著一抹憂色,這事並沒有結束。
她知道自己這位丈夫,心眼再小不過,自己貴為皇後,不好嚴懲,但自己的母親、姐姐卻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