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出手相助(3 / 3)

魏哲立刻會意,笑道:“明白了。”

**********

陳家宅邸。

清流一派齊聚一堂。

當下清流一派以陳青兕為首,趙仁本、王德真、張大安、高智周四人輔之,餘下是源直心、杜依藝、劉齊賢、元萬頃、張柬之、魏元忠等人。

今日聚在一處,即為慶賀高智周升任禮部侍郎,也是趁此機會,將清流一派的核心成員聚在一起,定下基調。

高智周舉著酒盅,看著上首正與張大安說話的陳青兕,心中頗為複雜。

高智周也是揚州石仲覽的學生,在師兄弟中屬於混得最差的一個。

在來濟、孫處約、郝處俊三位師兄在廟堂展露手腳的時候,他還在越王府當任參軍,在費縣當任縣令。

對於陳青兕這個名字,高智周皆從自己的師兄口中聽過,他們的老師特地讓他們彼此幫襯一二。

高智周也在此列之中,不過當時他在外地當任刺史,並沒有機會相幫。

這才幾年,形勢易轉,自己竟需要對方的扶持幫襯了,不免感慨,高聲道:“我們一起敬陳侍郎!”

趙仁本、王德真、張大安互望一眼一起高舉酒杯附和:“敬陳侍郎!”

餘下諸位也跟著附和,興致高漲。

趙仁本、王德真向陳青兕妥協,最早並非出於本意,隻是清流人心渙散,不趁著長孫無忌遭難穩住軍心,清流有解散的風險。麵對這種情況,兩人是不得不妥協。但隨著陳青兕出彩的表現,兩人也認可了陳青兕的能力,相信他確實有能力穩定清流內部的問題,但隨著此番他與許敬宗戰個平手,將高智周推進禮部侍郎。

兩人的心態再度改變,將他視為真正的黨魁,相信清流一脈能夠在他的帶領下走向輝煌,甚至超越來濟時期。

張大安亦差不多,他在最迷茫的時候,得到陳青兕的相助,加入清流,又見識了對方的手段,跟著這樣的魁首混,未來肯定不會差。

至於下麵的源直心、杜依藝、劉齊賢、元萬頃這些人……

除了陳青兕的心腹源直心知道的多一些,其餘幾人對於內部事情半知半解,但他們能夠看見現在清流黨的勢頭,對未來有了憧憬,態度自然高漲。

陳青兕見堂下十數人高舉著酒杯,看著熱情洋溢的眾人,胸中也透著幾分豪情。

清流一脈固然缺乏宰輔坐鎮,卻也有四個侍郎,一個京畿司馬,已經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何況他手上還有張柬之、魏元忠這樣的後起之秀。

未來可期。

陳青兕高舉著酒杯意氣風發,將手中的酒杯高舉,一飲而盡。

酒宴散去,陳青兕示意張大安留了下來。

陳青兕將之請到書房,待他入座以後,說道:“喝得可還盡興?”

張大安笑道:“有過一次醉酒,不敢多飲了。”

陳青兕點了點頭道:“長安似乎有些靜了,可是張兄所為?”

陳青兕有點奇怪,任何改變都會設置守舊人的利益。

推行盛唐體,將會嚴重傷害那些依靠宮體成名的士人。

何況關東士族不傻,李治重用上官儀,重用陳青兕,目的為何,顯而易見。

他們怎麼可能坐視盛唐體成功,讓自己吸納天下士人之望?

陳青兕在決定推行盛唐體的時候,就已經有所準備。

他掀起的封越大,遭受的阻力也將越大。

但陳青兕卻沒有感受到太大的風浪,讓周奎調查情況的時候,確實聽到了不少的傳言,可遠不足稱風浪二字。

一開始,他還以為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直到最近他才發覺是有人出手壓下了這第一波風浪。

陳青兕最先想到的就是張大安。

張大安是雍州府司馬,整個京畿的武候、不良人皆歸其統屬。

這也是陳青兕對雍州府司馬誌在必得的原因。

張大安苦笑一聲,說道:“陳兄這是太看得起張某了,能夠有這般威望的,唯有趙持滿。此事真有幕後之人,多半就是他。”

.\/42791740\/9343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