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芝蘭生於深林(1 / 2)

古時候結親有多繁瑣,何舒棠這下可算是見識了…

三書六禮一個不能含糊,納采,問名,納吉,請期林林總總,一個不能馬虎,哪怕婚期在明年,也是早早就要開始做好打算..

籌劃到了四月份,何俞兩家的說親消息已知會過家中京城的親戚們,以及平日親近的族中長輩

誰成想還沒等說親消息徹底散出

京城裏頭就有人家敲起了雲板,辦起了白事

最讓袁氏不快的是,這還不是那等,一般聽過消息就算了不礙事的門戶

寧王府……側妃薨了

入了玉碟的皇室中人過世,一下子在城中掀起巨浪,更不用說這位寧王側妃當初的故事

在京城女眷中,可不失為一樁“美談“

寧王自小養育在幼子早逝的皇後身邊,聰慧過甚,幾乎朝中各臣默認其將承繼大統…不料八歲上,忽生一場大病

皇城內城外名醫術士請了無數,最後也隻將將吊住性命,至今也時時靠著湯藥過日子

從此這寧王更是深受聖寵,即便已是得了富庶封地,也得皇帝恩許久居皇城,雖不合規矩,不過聖上的理由異常充分

“老子這個孩子體弱的很,醫術精湛的郎中都在太醫院,這些誰不知道,要是聽你們的隨隨便便回了封地,突發個急症,得不到有效救治,我一把年紀了喪個子…難不成各位愛卿負責任???”

所以盡管寧王出了名的病秧子,當初選王妃也是惹得京城各家貴女蠢蠢欲動,畢竟隻要生下孩子,再加上寧王於聖上麵前獨一份的榮寵,那麼終身可保

且皇後娘娘放的話,門第出生低些無所謂,隻要人品尚可

是以當時的鬧騰程度,比之如今任意一位親王選妃,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後選定了定州節度使,梁家的嫡女為正妃

而今日薨的這位側妃的選定上就波折了許多

雖說天家放話門第低些無妨,但這位李側妃身世實在淒苦低微,父親李氏早亡,母親虞氏帶其,寄於親戚家中討生活

誰曉得一次出遊,寧王竟對她一見鍾情,不顧皇後委婉拒絕,執意求去了聖上麵前

就此造就了一段至今讓人為之樂道的事跡

皇家宴席竟出乎意料的,召見了虞氏同彼時的李側妃,這樣就身份而言根本不夠前往的存在,當場賜婚…

當時滿城內對此事那是津津樂道

多少女眷豔羨李側妃,多少進言臣子慶幸,好在寧王眼瞧著不是長久之相,這樣的事兒多出幾遭那成何體統啊……

有這樣的前提在,這場白事在城中造成的影響可太大了..

……………

“所以你跟李側妃也算是舊相識了?”何舒棠問道

何俞兩家的婚約,雖然在寧王側妃的事件影響下,不算引人注目,不過到底是慶國公府嫡子的親事,消息也算是慢慢鋪了開來

由此也少些顧忌,近日兩家來往的越發密切

今日俞夫人就約了袁氏前來廣福寺進香,兩個何同兩個俞家姑娘也一塊兒同行

陪著袁氏點了幾盞香油燈,走走拜拜好一會兒

何舒妍本就是個耐不住性子的,再加上俞家二姑娘俞文繡一催,兩個小姑娘得了許可,活像兩隻快樂小鳥一般,飛出門去搖簽子算卦

後頭的丫鬟仆婦連忙跟上,邊念叨著自家姑娘小心些,邊追出門

何舒棠讓香火味兒熏得頭昏腦漲,再沒心思往旁的佛殿走,正在腦子裏轉借口去哪兒休息…被俞文秀看了出來

她同長輩們道,後院子這會兒正是開花時節,想著去看看,邀何舒棠一道,明眼一瞧就知道這是給誰遞的話

何舒棠感激的看了她一眼,開口答應

倆人一塊兒往正殿後頭去,路上也免不得說道,這近來的八卦新聞

何舒棠這才知道,李側妃幼時同俞文念就相識了

俞文念這段時間,本就讓這個秘密折磨的很,說句實在不該說的話,李惜娘過世的消息剛傳出時,她甚至有些鬆了口氣…

於是這會兒,沒有俞夫人耳提麵命,她也算是找到個人能好好說會兒子話

這段日子接觸下來,何舒棠雖不似何舒妍活潑愛說笑,略冷淡了些,但行事倒也爽利不是個愛計較的,同她說起話來反倒讓人放心

“嗯..從前常陪母親回汴州老家,惜娘姐姐當時住在我姨母家中,她母親是我娘的表姐,隻是出嫁後便不再來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