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快逃!”
“李幼軍攻進來了!”
夜色下,
大城猶如潰敗之堤,士兵們個個麵帶驚懼四散奔逃。他們身後是猶如饑狼的李家軍。
兩城之距,皇宮。
大殿燈火通明,下方文武百官各懷心思。
奄奄一息的天子眼角含淚下達了最後一道聖旨。
“爾等…咳咳,各自逃亡去吧!”
“聖上!吾還有一計,可全身而退。”
文官之首張天義老淚縱橫,如今叛軍兵臨城下。即使他近智若妖也沒有辦法。
如今之計隻能棄城而逃,張天義一張老臉上帶著希冀,看向龍椅上那個曾豪氣萬千的帝王。
等來的隻有帝王一聲稍弱的歎息,這一聲歎息道盡了帝王的不甘。
文帝招來待者小聲說了幾句,不一會,待者就朝著下方這些開國功臣熱淚盈眶道。
“文帝有旨!”
眾臣心裏雖然不願,但還是一個個慢慢跪地接旨。
“今,南元遭難!文帝感眾生悲苦…………文帝當以軀為餌,守後人安寧。此後再無南元,臣擇聖明如可歸離!”
一時間大殿內落針可聞,有的大臣睜大雙眼不可置信。也有悉悉碎碎的抽泣聲,他們跟著文帝征伐一生見證了文帝由弱至強。
唉——。
眾臣退去,墨千山剛走出大門準備隨群而行。
“震鴻將軍!留步。”
一個侍者小跑過來,恭敬低頭道:“聖上有請。”
嗯?文大哥找我幹啥?
帶著疑惑墨千山隨著侍者來到養心殿,一進門侍者便自覺退去。
“小墨,坐吧。”
文帝咳嗽起來,一旁的太醫立馬給他針灸。
緩了一會文帝才麵帶戚戚道:
“國之將亡,朕不求全身而退隻願朕那個不成器的孩子能平安一生。”
他是一國之君,也是一個孩子的父親。如今自己時日無多,國家也將隨著他埋進曆史。文帝想在最後一刻予以孩子一個失敗父親的愛。
“父皇!”
太子文若蒼淚眼婆娑推開門,太子見侍者領著墨千山來養心殿便一路跟過來。
太子天生聰穎文詞墨畫樣樣精通,如在盛世定然青史留名。隻是可惜生在這狼煙四起的亂世。
太子聽到父皇這話哪能不明白意思,這是在和震鴻將軍托孤。
太子衝到文帝跟前哭道:“父皇您是不要蒼兒了嗎?”
虛弱的文帝摸著太子的頭苦笑,他自己的身體他知道。已經撐不了多久了。
“蒼兒以後一定好好聽父皇的話,求父皇不要丟掉蒼兒。”
太子的淚水浸濕衣領,
文帝忍著淚水一揮手。兩名侍者帶走了太子。
“大哥,如果當年沒有那一碗糙米,墨早已死於荒野。今願化作大哥手中利劍,重振南元!”
文帝看著兩米多高渾身肌肉的墨千山苦笑,他這個賢弟什麼都好就是太一意孤行。
現在隻有把太子送出皇都以後才有重頭再來的機會,文帝自己五十有一身有惡疾。他覺得他已經活夠了不覺遺憾,唯一的遺憾就是太子了。
唉,算了。剩下的,就由小輩來完成吧。
文帝麵色一肅道:“墨千山接旨!”
聞言墨千山心頭咯噔一聲,立馬單膝下跪。
“臣接旨。”
“朕令你此生守太子於安樂,千刃近不得其身,萬箭擋不得其眼!”
到後麵文帝語氣漸軟眼角終於抑製不住淚光。
“算朕求你了。”
墨千山內心一股悲涼湧上心頭,他猛的抬頭。
文帝看到墨千山這個南元第一大將居然哭了不禁調侃。
墨千山流著眼淚大聲道:“臣接旨!”
……
三日後,墨千山帶著太子和一千騎兵走在大道上。此時他們已經遠離了皇都數百裏,現在的皇都不知道什麼情況。
在墨千山焦慮的時候一個騎兵策馬上前報告道:“將軍前麵三裏地乃是杏林鎮。”
墨千山回頭看了眼太子馬車然後才對小兵說道:“傳令下去,今晚就在杏林鎮休息。”
“是!”
見小兵離開墨千山歎息,這幾日太子經曆了太多打擊。整日就與侍女待在馬車中,希望他快些振作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