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月本就不喜權利爭鬥,對權勢自然淡漠。

至於蕭淩琰......

她知道這個朝代的男子三妻四妾都屬正常,更別說一國王爺。

甚至他將來有可能登上那至尊之位。

那不是殷月所向往的生活。

*

翌日

殷月從玉青齋回府時,看到梅氏在隱月軒院外來回踱步。

“梅姨這是做什麼?”

聽到殷月的聲音,梅氏停下腳步,猛的抬起頭,確定是殷月後,忙向她走來,“大小姐,妾身有一事相求。”

“先隨我回院裏再說。”梅氏臉上的慌張,讓殷月不得不正視起來。

二人剛跨進正屋,梅氏就跪了下來,“大小姐,求您救救我父兄。”

殷月伸手將梅氏扶起,“梅姨不必如此,你先說說是何事,若是能幫上忙,我絕對義不容辭。”

殷月將梅氏扶到圓凳上,才聽梅氏說起緣由。

梅家在江南行商,同為修建堤壩材料的供應商,一開始官府給梅家定的還是好的木材,但那些木材的數量遠遠不夠築基大壩,沒過幾日,官府又向梅家購買大量劣等的鬆木。

梅家知道這些木材是要修築大壩用的,向官府建議使用抗水性和抗腐蝕性較強的杉木,另外用楊木做支撐構建木材。但官員卻不聽勸告,堅持用劣等木材。

梅家拒絕了供應木材,就被當地官府打壓,限製梅家在豫州諸多產業經營,梅父知道是官員中飽私囊,擔心遲早要出事,為了自保,暗中探查背後涉案官員的罪證。

朝廷每年都會發下的賑災銀兩,但近年來修建堤壩用的都是劣等木料,所以導致此次堤壩崩塌嚴重,沿江百姓死傷無數,民生怨道。

許多百姓懷疑官員中飽私囊,甚至有人揚言要上京告禦狀,官府強壓之下,傷了不少百姓性命。

“事情眼看著瞞不住,官府湊不齊木料,便將罪名安到梅家身上,說是梅家提供的劣等木材,才導致堤壩崩塌。”梅氏將袖袋中的書信遞給殷月,兩眼含淚,鼻間微紅,“這是晟王加了私章的親筆書信,書信內容就是晟王指使豫州官員私吞賑災銀兩的罪證。”

梅氏又道:“相爺是絕對不可能為了妾身與晟王為敵,可是我娘家全家性命皆係於此,我不能不管他們。”梅氏倏然起身又在殷月麵前跪下,“求大小姐想辦法救救他們。”

梅氏知道晟王勢力龐大,這封信件除非道璟王手中,否則便會被抹殺幹淨,梅氏想借此換梅家安穩,就隻能求殷月。

殷月雙眼緊緊盯著梅氏,問:“這書信是從何處而來?”

梅氏說:“事發前,家父將此證據交給親信,千辛萬苦送來京城。”

殷月問:“我想知道,你的父親是如何得到這份罪證?”

梅氏挪開了盯著殷月的目光,神情有些羞赧,“是家中兄長從豫州一個青樓頭牌那裏找到的。”

“青樓頭牌?”殷月一時沒反應過來。

“送信來的說豫州刺史與青樓頭牌暗通款曲,將保命的證據藏在了頭牌那裏。梅家幾處暗查沒有線索,最後意外在這青樓頭牌屋裏翻到證據。”梅氏掛著眼淚的麵上露出尷尬一笑,“家兄在豫州頗有些美名。”

“是你兄長從青樓裏偷出來的?”殷月問道。

這份證據事關重大,誰能想到會藏在一個青樓頭牌手中。看來梅家經商多年,能有今日家財靠的不僅僅是運氣。

梅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