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敵人數量還會隨著那些看著見或看不見的‘財產’而吸引越來越多的敵人。

所以立女戶的大多隻是一個普通百姓,或是從良並不準備嫁人的賤籍女子,隻要有點家底的人都會從族裏親戚或是找個孤兒過繼為兒子,讓女兒也會有一個依靠。

而他們夏家原本在她祖父夏晏致仕之後隻會是一個家資豐厚的‘普通’世族,現在卻已經是一個有封地,有爵位的‘實權’世族勳貴!

所以原本還算坐得坐的族老徹底坐不住了,相約一起來‘拜訪’夏晏。

其實當初一聽說夏晏受封為文昌侯的時候他們就想來恭賀,但是據說陛下親自開口說了,任何人不得隨意上門打擾文昌侯,造紙術既然已經呈給了朝廷,朝廷就自有打算,任何人不得再私自從文昌侯手裏打聽造紙之術。

也就是說,以後造紙術除了夏家目前就隻有景安帝有。

雖然他們也是夏家之人,按說是‘一家人’,應該可以直接上門的。

但是誰讓那紙的確是非常好,雖然夏晏上貢了好幾箱紙,但是對於那麼多勳貴還有滿朝文武來說,是真不夠用,而且越用越好,景安帝也更急著希望將造紙術掌握在自己手裏,於是天天抓著夏晏去觀看屬於夏家造紙坊的工人去匠作監監督造紙,他們即使來了夏府也見不到人。

所以才拖了好幾天,到這時才過來夏府‘做客’,為的也正是為了和夏晏商量,他這個‘文昌侯’的爵位應該怎麼安排!

再怎麼樣,現在再怎麼樣也應該開始培養繼承人了吧?

他們雖然有部分私心,但是真不是什麼惡毒之人啊!

的確,這批當初一起從琅琊搬遷出來的夏氏族人的確都不是什麼非常惡毒之人,最壞的人也隻是想將自己家裏的兒孫過繼給夏晏,以獲得屬於夏晏這一房那比他們自己家多得多的財產。

而且在這一批主張要夏晏過繼兒子和孫子的主力人員也並不全是壞人,隻是幾個比較固執的老頑固!

這幾個人就是與夏晏同輩、當初對夏晏還算照顧的隔了幾房的堂兄弟,族長夏晟,族老夏晃、夏昆、三人。

再加上同為族老,按年紀來說甚至比夏晏還小的夏昂。

但是與夏晏隻有一個孫女,且孫女年紀還隻有六歲多不同,夏昂卻是一個連曾孫都已經有了的人。

夏晟、夏晃、夏昆、夏晏再加上夏昂已經是遷出來的夏家輩分最高之人。

但是與夏晏這一支因為做上了光祿大夫而極大地豐厚了家財不同,其他幾支這些年借著夏晏的光雖然發展的也不錯,但是卻完全比不上夏晏這一支。

尤其是夏昂這一支,他家家資是五支人中最小的一支,兒孫又是最多的那一支,無論是掙錢的壓力還是生活水平的壓力,都讓夏昂期盼得到夏晏這一支家產的‘資助’。

所以他一直積極推動將‘族裏’孩子過繼給夏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