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張任報恩(1 / 2)

上回書說到郭逸等人隨甘寧來到甘寧的營地後四人都喝的酩酊大碎,第二日眾人起身後典韋就要求與甘寧比試,甘寧也不推辭就與典韋齊至外邊的空地上。二人拉開架勢開始比試。甘寧說道:“典兄,昨日你在船上,我的兵器不趁手。今日你我定要戰歌痛快!”說罷叫人取來一鋼身長槍說道:“典兄小心了,某這鏈槍可申可縮,甩開時能掃三丈。”三人未曾見過如此兵器,典韋興奮的叫到:“好,讓俺試一試究竟有個威力!”遂跨步上前舉戟便砸。甘寧跨步挺槍與典韋鬥在一處。

張郃悄聲問道:“三弟,你可知他這長槍有何奧妙?”郭逸想了想好像史書上曾提到過甘寧用過鏈鎖難道這把槍可以拆開?隨即對張郃說道:“恐怕他的長槍是中空的,內有鐵鏈相連。”張郃笑道:“恐怕大哥這次要吃虧了。”二人相視一笑望向場中。

就見典韋二人槍來戟去打的不亦樂乎,但是甘寧漸漸落入下風。甘寧見這樣無法取勝隨趁擋典韋之時借力向後躍去,一抖手中長槍,那長槍猛然從當中斷作幾節可是當中均有鐵鏈相勾連。甘寧甩開長槍向典韋襲來,典韋方欲擋住卻不防那長槍被短戟一格如靈蛇般的轉刺向典韋的咽喉。典韋沉哼一聲手上加力硬是用短戟強扯開鏈槍,隨即甘寧再鬥鏈槍若騰龍飛升般向上飛起。二人再鬥典韋手中短戟似黑蟒亂舞甘寧手中銀聯似銀蛇飛天卻是典韋欲近身不得甘寧與勝卻奈何不了典韋的那身力氣。二人鬥了個難解難分。

戰到一百五十回合後,甘寧率先收槍笑道:“典兄好武藝!若是再戰下去寧必敗無疑。”典韋收戟笑道:“哈哈。甘兄弟的武藝也不錯,若不是按老典前些時日得高人指點恐怕早被你擒下了。你這武器也忒古怪令俺捉摸不定。”二人把手相交互視一笑。郭逸跟張郃對視一眼均走上前來要與甘寧比試。甘寧與典韋都了一場耗費力氣甚多卻也不推辭,先於張郃鬥在一起。

張郃在旁看了半天甘寧的招式對於這種古怪的兵器有所了解上來後就先搶占上風。他的槍法本是大開大闔勇猛剛烈,和郭逸在一起後也漸漸學的剛柔並濟雖說跟典韋比起來還是不如卻也著實令銳氣大減的甘寧頭痛。

鬥了二百回合二人均是大汗淋漓依舊不分勝負。郭逸在旁忙叫停。甘寧鬥的盡興要與郭逸再比,郭逸推說不能趁人之危商議用過飯食後再行比試。四人遂進屋中休息。如是這般三人在甘寧處逗留數日,每日與甘寧比鬥飲酒,這也是三人相識以來最為愜意的一段日子。住的一旬後三人便向甘寧提出告辭說是遊覽下蜀中的風光。甘寧說道:“幾日與眾兄弟相聚甚歡甚為不舍,不若待寧安排好眾家兄弟便隨諸位四處遊覽。”張郃勸道:“甘兄在這江水中呼嘯一方豈不快哉,何必跟我等受著顛簸之苦?”甘寧搖頭說道:“大丈夫豈能困居鄉裏,當揚名天下,諸位如是不嫌棄寧自願跟隨。”三人見甘寧執意如此也不好阻攔隻好同意,而且在蜀中有甘寧這麼個地頭蛇帶路也方便了許多。

甘寧遂交待手下一頭目喚作代俊,令他好生待眾家兄弟然後就跟隨三人上路向北行去。

四人一路在蜀中遊山玩水,蜀中風景不同於平原多山多水別有一番風光。在前世時郭逸便是在四川上學圖的就是這份山水風光(還有四川出美女的名聲),一些景致與後世大不一樣,令郭逸領略了一番四川的純自然風光。張郃早就聽郭逸提起蜀中的峨眉山的風光如何秀麗,就提議眾人轉道峨嵋去領略下那裏的風光。四人在路上飲酒作歌感歎人生得意時當如此。自從有了甘寧在身邊幾人再用為銀錢發愁,每每囊中羞澀之時便由甘寧去那富戶家“借”的錢財。張郃出身算是好的對此打死也不願行那雞鳴狗盜之事。所以隻好由郭逸跟甘寧去做典韋在外把風,由是蜀中盛傳有一神秘人入富戶劫財,弄得蜀中大家人心惶惶紛紛向官府施壓以迫其早日緝拿。幾人劫的錢財後隨即分給當地窮苦百姓,眾百姓也隻識得甘寧身上的鈴鐺,後有好事者告之在巴郡有一鈴鐺賊由此甘寧之名在蜀中傳開。

一日四人在山中惶惶而逃,郭逸埋怨道:“甘大哥,你就不能把你的鈴鐺摘了啊,還有換身衣服又不會死人,你每天打扮的那麼漂亮又不是去勾引誰家姑娘真是浪費。”甘寧臉紅紅的說道:“這麼不是在江上討生活的時候養成的嘛,那能說改就改了呢。下次你提醒下我不然我又忘了。”郭逸當即翻了白眼,本來幾人在蜀中過的煞是愜意,不過自從鈴鐺賊的名號傳開後,眾人一到城池就會看見兵士在盤查是否有錦衣佩鈴鐺者。弄得眾人入不得城,好不容易混進去,甘寧第二天一準會換上他那身行頭,最後幾人隻好奪城門而逃。無奈之下放棄了遊覽蜀中全境的打算向北方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