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艱難的旅途(4)(1 / 3)

離船入港的前一天,船長讓船員將帆給收了,但船依然在緩慢移動,雖然說快要到達陸地,也發現了逐漸增多的船隻,大小的客商貨船,和漁船的身影,但大陸依然看不見,這時我才想起,這艘船沒有船槳。在看到了我驚訝的表情,船長主動上前幫我解惑,他將我領到了那個通向船下的上鎖屋門,開鎖將我領了進去,隨後眼前的景色還是深深震撼到了我,眼前的是一個巨大的爐子,幾條輸送貨物的軌道,幾個巨大的機械輪子,還有各式各樣的大大小小我不認識的機器,還有個堆成小山用於“石頭”存放的小倉庫間,儼然一副地下工廠的模樣,輪船!是輪船,我記得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裏的輪船有著大差不差的構造,在這個“工廠”裏,有許多的人正在忙活著將那“石頭”用車子鏟子將其投入巨大的鍋爐中去。

【怎麼樣,看不懂吧!】

船長略顯驕傲的說道,指著各個部位給我做介紹。

【那個是鍋爐,那個是纜車,運貨用的,這些奇跡般的東西都是按照羅伯特·富爾頓改進詹姆斯·瓦特的蒸汽機設計建造的,用於給船無風航行用的,那大鍋爐上麵燒的是水,水燒開形成高熱量的氣體,通過後麵的機器,擠壓裏麵的活塞,在裏麵不停運動,帶動那幾個飛輪,就是那幾個大輪子,它再帶動它後麵連接著船尾一個叫螺旋槳特殊船槳,就這樣推動著船前進。他們管這種叫蒸汽輪船,北方國家的海軍軍隊都是用得這種設計,哦,對了,除了阿斯頓,他們王國的人對這種機械很不屑,和王龍剛開始引進這東西時一樣,直到王龍的海軍軍隊裝備上了一些,才知道好用,逆風逆洋流也能全速前進,這兩年才下放至一些商船客船,我這船是第一艘安裝這機器的客船。】

【那石頭,那石頭是什麼啊!】

我焦急的問道。

【魔木死後的石化體,雖然是耐燒了些,但是可釋放的熱量也沒魔木剛死的時候高,而且太輕了,占的地方還大,我們一直在找替代品。】

【那剛死的魔木呢?】

【不行,那玩意太容易受潮了,在海上,一場雨就可以讓一船的木魔木點不著。】

【那煤炭呢?】

【這個是可以,但那東西比木魔木化石要更重,燒的也更快,要想遠距離航行的話要把船造的更大,能裝更多的煤炭,但船體一大,木製船體就經受不住海浪的打擊,再加上這種船在收帆的情況下航行會非常的不穩定,越大越不穩定經常會被海浪拍的左右搖擺幅度過大,像前幾次的風暴,你應該就能體會的到那種左右上下翻騰的感覺,我們還花大價錢專門請魔法協會的人給船體銘刻(穩定之體)的魔法圖騰,用那種力量來對抗海浪保持船的盡量穩定,但僅是購買提供供魔法源的魔石就是一大筆的天文數字。】

這時我才想起自己曾在風暴中聽到的“嗚嗚嗚”的聲音,大概就是船體這裏機器發出的聲音,但聽船長這麼一講,這種既魔法又科學的交融真是讓人感覺奇妙。

【娃娃,我看你都不怎麼驚訝嗎?我帶別人過來,他們都是看的一臉懵逼,一副完全聽不懂我在說什麼的樣子,你倒完全沒有這種感覺。】

【驚訝了!當然驚訝。】

我誇張的張望著眼前的一切,與其說是驚訝,更多的是驚喜,本以為我穿越到了歐洲的中世紀,本來想到意外碰上這個時代的工業革命時期,這樣一來,我那些記的不怎麼清晰的知識就更沒有用武之地了。

【唉?你剛剛說軍隊,難道船長以前也是軍隊的人嗎?】

船長撇了撇嘴,接著回應到:

【你倒是有點聰明過頭了娃娃,我現在倒是懷疑你是不是哪個地域的魔王或者妖精,隻是故意變成小孩模樣降低人們的警惕性。】

船長的話透露出一絲調侃,但這一問題還是讓我冒冷汗,生怕他發現我四歲的身體裏藏著三十多歲的靈魂,隻得嘿嘿的傻笑。

【要說海軍吧!我以前也算是吧,最開始我是跟著海盜混的,後來被王龍海軍抓住,反正算是被招安了吧!再加上我後來戴罪立功了幾次,也算給我了個海軍名號,不過軍隊裏還是太不自在,我就用多年來的積蓄又借了些錢買了條破船改造了一下,就成了咱們腳下的這艘了,隨後嗎,就搞航運和客運了。哦對了,娃娃,你這麼聰明,考考你,我要想運的東西更多,船應該怎麼改啊!】

看著船長那略顯調戲我的表情,一股不服氣感油然而生。

【呃,換煤?把魔木換成煤炭,燒的熱量高效率高,船能跑的更快,還有,把木船換成金屬的,就能更好的抵擋海浪了,這樣可以放的東西就更多,到那時,就不用船帆,船依然能跑的很快。】

我有理有據的分析著,同時也看到船長一臉滿意的表情。

【很不錯嗎,娃娃,我以前詢問科學院的人他們也是這麼說的,現在隻剩下船體穩定的問題了,此次去巴勒伊斯坦也有這方麵的原因,據說科學院的那些家夥,已經發明了可以穩定船體的機械了,不用魔法就可以做到,好像什麼陀螺什麼儀的什麼東西。唉!不愧是理論魔法大師艾莎·卡特蘭娜的兒子,要是我兒子能這麼有出息就好了。】

隨後船長又與我講了許多關於船上機器運作原理的介紹,那些我就聽著雲裏霧裏了,講基本上就是我的知識盲區了。再之後船長將我送到甲板上。

【帶我向你媽媽艾莎·卡特蘭娜學士問好。船長馬塞勒向她致意。】

當船開進巴勒伊斯坦的奧利德爾港港口,我這一生中最艱難的海上航行終於結束了當我重新踏上陸地,腳下卻有些虛軟,適應了海上的暈船回到陸地上竟然有些眩暈感,也不知是否是我的錯覺我回頭看向那艘船,船體高聳已經看不到甲板上的景象了,但船長從船沿探出半個身子,偶然看見了我向我揮了揮手,那時我以為再也見不到船長了呢!等我走遠一陣,再回望那艘船,已經沒有想象中的高大了,和邊上各式各樣的帆船一樣,木製的船體,沒有一點特色,也不會有人想象的到,在這艘船裏,有著工業化時代最偉大的機器,一點點的驅動著這艘船航行。當我登上爸爸租來運輸行李的馬車,朝著巴勒伊斯坦的內陸趕去,港口的船隻再也看不見時,腦海中兩個多月的航船經曆連同著小時候村子的記憶一同變化成宛如虛假夢境般的存在,環繞在我的內心海洋裏,當我們踏上巴勒伊斯坦的第三天,我迎來了我的五歲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