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階到三階是可以輕易通過氣息來判斷的,哪怕你是一階魔童,都能看出對方是二階還是三階。但達到四階後,氣息產生了更高的異變,低階者就無法再準確看出對方是四階還是五階了。當一個四階高手出現,如果他不爆發氣息,你甚至以為他隻是三階。
所以,除了通過氣息來判斷外。還得通過身高來推測。一二階都稱為魔童,身高最高的是二階峰期,最高能達到一丈五。當然這不能作為一個標準,有的人終其一生也是二階峰期,而隨著年齡增長與孜孜不倦的吸收魔氣,身高也能繼續緩慢提升。
達到二階峰期後,如果在二十五歲前不能晉級到三階,基本上就一輩子隻能是魔童了。
秦川在服下魔元丹前,隻是一階後期,連峰期都沒到。也多虧他苦修了好幾天,不然就隻有一階中期。
一階與二階的身高差異是最小的,秦川從一階中期達到一階後期,身高隻增加了不到一尺。跟那二階後期的秦雲矮了兩尺而已。
三階稱為魔者,秦川現在就是一個三階中期的魔者,青魔宗中還是第一次出現九歲的魔者,其他的人最小也有十七歲。
達到三階後,實力暴增的同時,體型也變化極大。三階的魔者,身高至少有二丈,多則三丈,青魔宗中所記錄的,體型最大的三階魔者是四丈二尺。那人達到了魔者體型之最,魔力也積蓄到了三階峰期之中的最強,可以說是三階中的王者。
可惜體質的天賦不足,魔核與魔脈的收縮力不夠,在藥力與各種丹藥還有一些長老的輔助下,衝擊了前所未有的十二次,最好的一次也是把魔液排空到原來的半成。始終沒能徹底排空晉級。也是在這十二次衝擊導致他成為了魔者中的最強。
但,不值得,浪費了不少人力物力。從那之後,宗門就極少再有這種興師動眾去協助一個魔者晉級為魔師了。宗門最多隻會出手兩次,兩次都無法晉級後就不再協助,隻能讓魔者自己去尋求造化了。
青魔宗內也有一例在宗門協助下,衝擊兩次依然失敗的魔者,後來在某次探寶中運氣來了,服用了強大魔藥而晉級成功。這就是那專門負責外門事務的楊堅長老了。然而也不乏一些在探寶時亂吃魔藥而廢掉的事例,所以楊堅的成功很難複製。
最強的三階也依然打不過四階,因為魔力的品質不是一個層次的。魔力的根源就是魔液,不同階數的魔力之所以有差異,就是因為魔液的能量密度不同。
魔力達到四階,則稱為魔師。身高通常是三丈到五丈之間,洛河長老這些隻有四階初期的魔師,身高就是三丈多。而秦明長老則達到了四丈多,那宗主秦牧更是超過了五丈,想來已經在四階峰期停留了許久。
當然這些僅僅是粗淺的推測方式,不一定準確。要想準確判斷,還是得提升實力。比如說,四階的魔師就能憑借經驗,還有強大的神識,準確看出四階峰期以下的魔力階數。當然遇到五階,就看不出來了,隻能通過對方的體型與氣息強於自己來推測對手是五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