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重陽佳節,亦是沐懿的壽辰,今年他已是七十高壽,準備在府中大辦,提前半個月便開始操辦了。
九月初七傍晚時,陸雲山自南越寄的信送到了鍾毓府上,正巧鍾洵和鍾毓夫婦一起準備用膳。懷鬆將信交予鍾洵,他有些不解,按常理懷鬆應該是自然是給鍾毓。
見到信後,那醒目的“鍾洵親啟”四個墨字說明了一切。
“見自如麵,阿洵、還有王兄王嫂,近來可否安好?王兄的身子好些了嗎?回到南越事務繁多,沒能第一時間給你們回信。南越近來一切安定,我正帶著子民們收水稻,想著貧瘠之地沒有什麼好東西,就送些新米給你們,都是我種的那幾十畝結的,共一百九十九石,一百石留給你們,其餘九十九石是送與沐太師的壽禮,我已經提前和他說過了,不必擔心。阿洵,記住,‘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要做大康棟梁之材。南越王陸雲山,康合德十八年九月初一。”
鍾洵卻有些犯難,“王兄,大山那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何解?”
“叫你平日裏多讀讀書,這下可好了吧。”鍾毓慢條斯理地放下茶盞,擺足了架子。
“夫君你就別擺架子了。”
“子清......好了好了,那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對國家有利,我可以不顧生死。豈能因禍而逃避,見福就趨附呢。雲山這是希望你能成為一個肱骨之臣。”鍾毓摸著鍾洵的頭,眼中滿是期待,期待著鍾洵成才的那一天。
“說來雲山還為祖父準備了壽禮,雖不貴重,但也是獨一份的,可真的是費心了......如此心思,做文臣也必然不會差吧。”
“雲山並不似那些武人,他父母雙亡,能做到如今這份上必然不會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樣子。”
“說來,殿下你的壽禮備好了嗎?”沐清有些憂慮,到今日還未能見到壽禮的影子,畢竟二人是共同獻禮。
“放心,放心......”
“說來,王兄我可需要準備什麼嗎?”
“你有此心就夠了...”這時鍾毓才反應過來還有沐瑤這一層。
“心意,心意是最重要的,要別人拿不出手的。”
鍾洵點了點頭。
到了九月初九那日,懷鬆身體不適遂留在府中休息,想著芳菲一同前往,沐清便叫上了沈湛,鍾洵也很是讚同。起初沈湛有些猶豫,但想到了什麼便不再回絕。
太師府門庭若市,車水馬龍,往來皆無白丁。
“禮部尚書贈玲瓏瓷花瓶一對!”
“輔國公贈玉壽桃七十隻!”
“樞密使贈金馬鞍一套!”
沐懿高坐上位,聽著家仆報著一件件壽禮,笑得眼睛都細了。
“長宮使到!”
這一下驚動了在座的賓客,皇上欽賜壽禮,這是何等的榮光,許多官員更是一輩子都不會有這樣的殊榮。
沐懿從座上下來,親自迎接長宮使。
“勞煩長宮使大人親自跑一趟了。”
“替陛下辦事。”柏川清了清嗓子,振了拂塵。
“陛下有旨:太師沐懿,國之肱骨,適逢七十大壽,贈雪鶴唳鬆圖一副,特賜朕親題壽字一副,願沐愛卿鬆鶴延年。”
“臣沐懿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柏大人可否方便留下共享宴席。”
“沐太師客氣了,老奴還要回宮複命,心領了。”
“長宮使慢走!”
席間的賓客紛紛向沐懿投去羨慕的目光,作為臣子可以得到的殊榮他幾乎都擁有了。
見長宮使走了,鍾毓吩咐沈湛去登記壽禮。
“南越王贈新稻九十九石!”
聽到這裏,席間眾人摸不著頭腦,議論起來,而沐懿卻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哈哈,大家不必見怪,這九十九石稻米的水稻皆是南越王親手所種,其分量不言而喻。”
聽見這位異姓王的名號,眾人才明白這九十九石裝稻米粒粒價比黃金。
“攝政王攜攝政王妃贈汝窯天青釉茶具兩套!攝政王府二殿下贈洞庭明前碧螺春、信陽穀雨毛尖、西湖龍井母樹、君山金山銀針、黃山毛峰牙尖、祁門功夫紅茶、都勻毛尖尊品、安溪鐵觀音、六安瓜片、武夷山大紅袍母樹各十兩。”
不用說眾人,沐懿都驚呆了,鍾毓送出的可是有價無市的汝窯天青釉,一送還是兩套,鍾洵所贈的的茶葉皆是上上珍品,其中幾種沐懿也沒有淘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