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我推的發小之我是你媽(1 / 3)

大家好,我叫戴遼瞳。

我不善於拒絕別人。

(PS:本分章是張紙發小的第一人稱傳體,不喜勿噴,這隻是一個小說,並不會影響接下來事情的發展。不喜歡者可以跳至到下一章。

如果你要看,就請不要將擁有一般人思維的大腦帶在身上,本函數謝謝你。)

一一一一

我出生在華夏G省東洪市,今年十五歲。

我爸爸說我恰好趕上了一個好時代,東洪市正在慢慢的追趕羊城與深區。

但就算今年東洪市被列入了新一線名單,我依舊不認為我趕上了好年代。

我是家裏的獨生子,父親是幾家連鎖餐飲店的大老板,坐擁六七套房產。

別人一看,可能會認為我是一位嬌生慣養的大少爺,實則不然。

父母對我很是嚴厲,從小到大一直遏製著我的方方麵麵。

自從我上了小四之後,父親和母親就去了魔都闖天下,將東洪市的一切財產全部轉賣,聽說現在混得不錯。

也不能說全部,他們給我在星湖之岸留下了一套60平的二手房,每個月還依照我的成績給我發放零花錢。

如果要直接問理由,那就是父母想讓我獨立一點,不要依靠他們來成長。

老師說,從小我對父母的奉命唯謹造成了我如今的軟弱性格。

但是我一點也不討厭他們。他們是一對非常優秀的伴侶,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成功的。

至少在我們學校,其他孩子為父母是否支撐得起自己本月的零花錢時,他們的孩子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房子,並且學會去打工賺錢。

雖然上了高中之後,在法律上打工不再屬於童工,父母要我一個人去賺錢,不再給予我零花錢。

但是我的父母讓我養成了自力更生的習慣,畢竟自己賺了錢才能更加踏實的花出去。

我愛我的父親和母親。

但到了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我還有一位哥哥,父母將他放置在魔都,他從小也是像我一樣在父母的放養下生存著。

如今成為了一位大人物,特意將父母接過去,感謝他們的生育撫養之恩。

後來我知道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之後,我就覺得,我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感恩父母了。

我不可能比哥哥還優秀,嚴格的父親和母親也更加不會高看我一眼。

我搞不清楚我的位置,我不明父母將我生下來是為了什麼。

上學期末,我拿到了政府的市好學生獎項,我興高采烈的發給父親和母親看,父親卻沒有回我的話。

母親非常冷淡的說了一聲,做的好。

可能...以這樣的成績還入不了他們的眼吧。

戴家家規中重視反哺之義,周圍的同學們和父母整天吵架,我不太理解他們。

如果我的父母跟他們的父母一樣,那估計我現在,也能被充滿愛的家庭所擁抱吧。

我不渴望這些,我真正渴求的是得到父母的讚許,與回報他們將我生下來的恩德。

我一直在努力著,一直妄想著超過哥哥,現在依舊也是。

一一一一

小時候的我,做不了什麼。

連幫父親倒一杯茶,為母親修補一條裙子都做不到。

那時的父親遠遠沒有現在那麼嚴厲,他告訴我,人活在世上要心積恩德,要將愛與光環傳遞給周圍的人們。

我不善於拒絕別人,所以我答應了。

現在,班級裏的同學們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我的關懷,但這並不是對於父母的,所以我也並不在意,隻把它當成一次次的練習。

可能正是因為我為班級乃至整個學校,獻出了所謂的愛,我才能壓製著心中的那一份對於父母來說的報恩之心。

但是,我明明並沒有生育他們,他們卻管我叫\"媽媽\";我明明並沒有幫助他們太多,他們卻一個勁的要感謝我。

我不懂,這明明隻是一個練習而已。

這樣想著,我想起了最初的一個\"練習對象\"。

我的發小,我最驕傲的孩子,張紙。

在2歲的時候,父親在一套房轉賣給了一位姓張的人,然後我就理所當然的認識他們家的女兒,比我大1歲。

從幼兒園開始,她就顯得缺一根筋,每一次大哭,每一次調皮,每一次跟別人打架,都是我來去為她而解決。

我一開始認為她非常麻煩,她跟我道謝我也不放在耳邊。

然後她就非常黏我,像一條忠誠的小狗。

但是,她在幼兒園畢業的時候,卻親了我的臉蛋一口,用甜甜的聲音喊道:

\"媽媽!\"

我除了不善於拒絕別人,我還特別不善於拒絕她那張傻笑的臉。

從小到大,她大部分時間的衣食住行基本上都由我來照顧,得知她的母親在我剛認識她的時候就去世了,我就理所當然的擔任起他們家\"媽媽″的角色。

但是,那個時候張紙的父親和三個哥哥都分別去外地工作或學習。留在這裏的也隻有張紙一個人。

自從得知了她和我一樣,是單獨一個人在這個城市裏生存,我就越發將她看作是我的同胞。

直到現在,你非得問我到底是用什麼樣的眼光去看我的發小,

那可能是...看親生孩子的目光吧。

一一一一

我不善於拒絕別人,上了高中也是一樣。

別人認為我是溫柔善良純情男媽媽,但我認為我隻是一個陰柔寡斷的人而已。

我不認為在他們的心中我的地位有多高,但是我隻是想去單純的幫助他們。

來彌補,我的不孝。

其實我也非常不理解我的母親,撫養自己的孩子或許是個幸福的行為,因為我遇到了張紙。

但是她卻從來不對我做一些母子之間的親情互動,最後一次牽著我的小手上街還是四歲的時候。

雖然不是很正常,但是我看她實際上已經有了父母對於孩子的那種擔憂感,比如我有時候根本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