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弄不清原委,甚至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他們也最為急迫。
反倒是李挖挖與霍去病,兩人都顯得十分輕鬆愜意。
霍去病英姿颯爽意氣風發,李挖挖吹著口哨心情愉悅。
挖機是輪行狀態,龐大身軀奔跑起來,自然比戰馬要笨拙一些,更何況霍去病騎的並非普通馬匹,而是汗血寶馬。
這種馬,據說可以日行千裏,夜走八百,是真正世所罕見良種。
古代的一百裏,相當於今天八十公裏。所以,霍去病坐騎u0027閃電u0027的速度,算起來,每天可以行八百公裏。
在古代,這實在是一個讓人驚掉下巴的數字了。
所以,李挖挖的挖機,在剛開始的賽程中,大多是跟在霍去病身後。
但挖機是鋼鐵之軀,耐力肯定比血肉之軀的馬匹要強勁得多。
果然漸漸地,閃電便自然慢了下來。渾身也汗水淋淋。因這種馬出的汗是紅色,霍去病不經意間,兩手也被染得通紅。
雖然他明知這僅是汗,並非血水,但仍然心生憐憫,不忍再鞭打驅趕了。
這樣,閃電不知不覺就落在了挖機後麵。
李挖挖心裏清楚,二百裏地,也就一百六十公裏,按照挖機時速,需要兩小時。
所以,他將油門轟到每小時八十公裏後,便不慌不忙的任其行走。
反正天寬地闊、一馬平川,也不必擔心會翻車。
如此,比賽對他來說,倒更像是一種享受。時不時還能來上兩句京劇:“我站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老爺嶺一側山穀裏。
營帳中,烏術兒正坐在案前喝酒吃肉,哨騎來報,“將軍,漢朝人馬已經臨近老爺嶺,明日就能到達這裏。”
“瓦機、瓦機啥情況?”他急忙問。
“那個鐵家夥,一直跑在最前頭。”哨騎連忙回答。
烏術兒聽到這舒口氣,暗道隻要挖機來了就好。不單是他,如今整個匈奴上下,大家都隻關心挖機,這東西既然無事,不用說自然心情大好。
“去,把那兩人給我帶上來。”他朝立在側旁的手下吩咐。
“是,將軍。”兩名禿鷲答應著。
且鞮三指的什麼,他們當然明白。這一路走來,所有人馬不都是一直圍繞著那“兩人”在轉麼。
一會兒,李廣和阿贏就被帶到帳內。
鑒於在龍坪戰場上,是阿贏用獨門絕技紮銀針的方法,從死人堆裏救活了烏術兒。因此,他對他們還算客氣。
“二位,今晚給你們換個地方。”烏術兒看著兩人,笑嗬嗬說。
“換地兒?”李廣扭頭瞅了一眼帳外西下的斜陽,疑惑道,“不讓住?天都這麼晚了,要我們到哪去?”
阿贏也皺起眉頭,警覺地問:“為啥要換?不是說在這等漢軍嗎?”
這幾天,他已經從部分禿鷲嘴裏,隱隱聽到了一些關於他們的議論。
知道漢軍要來換俘,馬上就可以回家了,這當口,真不想再生出什麼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