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高人隱士(1 / 2)

一輛正在朝直隸方向行駛的馬車內,沈嬌琳正滿臉微笑的看著劉華,見到沈嬌琳的笑容後,劉華有些無奈,他看到這列車隊後,本想搭個順風車。

可是沒有想到,當他把車隊攔下後才發現,這些車竟然是青石縣沈家的車隊,更沒有想到的是,此次帶隊的竟然是他的前未婚妻------沈嬌琳。

隨口聊了幾句後,劉華知道了沈嬌琳去直隸的目的,原來她是押運著一批絲綢去直隸跟買家交貨,順便去“仕林山莊”參加今年的文曲大賽。

聽到這兒,劉華有些好奇的跟沈嬌琳打聽,問她什麼是文曲大賽?見劉華不知道文曲大賽,沈嬌琳雖然有些意外,但是依舊將文曲大賽的信息告訴了他。

原來在河北承德的境內,除了一座避暑山莊之外,還有一處仕林山莊,避暑山莊是康熙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地方,而仕林山莊則是一些文人墨客、文豪巨匠交流文章、切磋詩詞歌賦的地方。

仕林山莊的莊主名曰元海,字中棠,號自庸,文壇之人稱呼他為自庸先生,而朝中官員則以元中堂對其相稱,之所以會這樣,那得從元海的身份說起。

原來這元海乃是康熙幼年時的老師範承謨的親傳弟子,算起來他是康熙的學弟,元海雖然剛剛過了不惑之年,但是其胸中學識可謂是滿腹經綸。

雖然元海比康熙小十多歲,但其才華學問卻深得康熙敬佩,康熙曾經對元海做過點評,稱其才思敏捷、不畏強權、灑脫豪邁、淡泊名利。

有一次,康熙跟李廣地幾人點評天下文人巨匠之時,曾經這樣說過:“朕這學弟,雖號自庸,實則大智,胸中滿懷治國安邦之策,但卻不願入仕為官,若自庸肯步入朝廷,朕當以中堂之職重用,奈何,朕與他隻有師兄弟之緣,卻無君臣之份啊。”由此可見,元海在康熙心中的份量之高,

當年康熙打擊朝中兩大權臣索額圖和納蘭明珠時,曾向元海討教辦法,因為當時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已經羽翼豐滿,如果稍不注意,不但會前功盡棄,反而會引起那些人的反彈。

後來康熙采用了元海的計謀,果真在不動搖國本的情況下,無聲無息的瓦解了兩人組建的勢力,不但將索額圖和納蘭明珠送入大牢,並且將兩人的黨羽全部抓獲。一計使出,令兩位相國身陷囹圄,元海中堂之名不脛而走。

事後,康熙曾數次勸元海入朝為官,是最後都被元海給委婉拒絕了,他說自己受不了朝廷的條條框框,不願為官從政,隻願意在鄉野之處教書授文。

見元海心意已決,康熙便在距離避暑山莊不遠的地方為元海建造了這座山莊,並起名為仕林山莊,希望元海多教授出一些能夠步入仕林的人才。

仕林山莊成立後,元海幾乎從不外出,整日在山莊裏麵輔導他的學生,偶爾跟一些前來做客的老友交流一下心得體會,除此之外,他還熱衷於跟一些文豪共同研究古文。

慢慢地,仕林山莊的大名逐漸傳播了出去。越來越多的文人墨客趕赴山莊,在那裏麵互相研究學問,探討知識,那裏儼然成為了文人們的聖地。

就在半年前,仕林山莊對外發出了通知,稱六個月之後,山莊裏麵會舉行一次文曲大賽,歡迎天下的英才前來比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