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藍星隕落,星際漂流(1 / 3)

先說下關於這本小說的構想,第一是“宇宙設想”;第二是“故事大概思路”。

第一個:宇宙設想。

宇宙根據空間維度劃分,分為三維空間的星域和多維空間的星宏,星宏之外是啥,這本書不會涉及到。這本書主要講發生在三維星域的事。

世界按照空間大小劃分:行星->恒星->恒星星係/大行星星係(例如太陽係)->星係群(例如銀河係)->星域->星宏->宇宙萬象->作者的腦洞。

星域分為五個等級,地球現在所處的星係都是第二等級星域,是有智慧文明存在的星域。第一等級星域是最原始星域,沒有智慧文明存在,類似地球的恐龍時期。

宇宙創造開始,都是第一等級星域,逐漸發展文明,一些星域變成了高等級星域。隨著這一星域的文明科技水平到達更高水平,星域周圍的黑洞也隨之升級,星域之間不會跨等級連接。如果一片第二等級星域晉升為第三等級星域,那麼他的位置會被自動,並且隨機改變,轉而和不知數量的第二等級和第四等級星域連接,也會有可能有一部分第三等級星域之間互聯。

每個等級星域之間,由星域黑洞連接,想要去往其他等級星域,首先需要穿越星域黑洞。星域黑洞的位置是不定的,數量也不固定,大小不定,有一定周期性出現。

其次星域黑洞的吸力很大,想要擺脫需要達到一定的科技水平,高等級星域的文明想要穿越到低等級星域,更要承受大到難以想象的吸力,極大程度會被星域黑洞吞噬。

如果低等級的星域文明穿越到高等級星域,之間連接的星域黑洞,吸力相比較小,很容易跨域,但是進入高等級星域之後,很大程度上會被高等級文明毀滅,因為星域之間的科技文明差距很大。所以當某個星球的文明,科技水平到達了能夠穿越到低等級星域,那麼它也有能力和高等級星域的文明抗衡了,所以一般不會有高等級星域的文明去往低等級星域。

星域黑洞,無法直接得知是通往高等級星域的,還是通往低等級星域的黑洞,所以如果某個文明貿然行動,極大程度會是被毀滅,所以很少有出現一些星域跨越的事情。

但是造物主(簡稱神主)疏忽,在宇宙初期有一些BUG出現。

一些神主在建造這某些星域時候,遺落了自己的建造手冊,以能量的形式,不規則分布在一些行星上。這些手冊被稱作“宇宙曆史”。這上麵會有一些指引,使其能夠跨越星域。

第二個:故事大概思路。

大概內容是:地球隕落,人類開始尋找人類第二個家園,最後又跨域到第三等級星域,找到一個昆蟲異星球,最後穩定發育,人類文明得到延續。

按照我的設想,這個航程會異常艱難,因為已經有不知數量的第三等級星域文明,通過一次意外來到了目前人類所在的第二等級星域,可能很多星球都會被高文明所破壞或者占領。就會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出現,很多星際戰鬥,很多星際爭端。尤其是第三等級星域文明,和第二等級星域文明之間的科技差距還是蠻大的,這個過程也是人類整體文明進修的過程。

當然,我這是上帝視角,小說內的主人公不知道這些宇宙設想,可能這本小說結束,也不會出現關於整個宇宙的全貌,隻能等待下一本小說,人類才有機會去了解整個宇宙的起源和形成。

好了,差不多講到這,下麵就是你的時間了,走,跟我進屋看小說吧。和你一起分享冒險時刻,一起分享我的腦洞。——————————————————————————————————————

地球的破敗令人心碎,曾經輝煌燦爛的藍色星球如今變得蒼白而絕望。在這片土地上,數百年來的能源過度消耗、核戰的殘酷後果、太陽能量的不規律以及全球性的氣候變化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和痛苦。

首先,海洋的水位不斷上升,成為地球麵臨的重大威脅之一。無數島嶼和沿海城市淪為海水的犧牲品,被侵蝕、淹沒,消失得無影無蹤。海洋擴張的勢頭無法遏製,岸線幾乎看不到了,海洋與陸地的分界模糊不清。

其次,大片的土地變成了不毛之地。過度的工業化和農業活動導致了土地的退化和生態係統的破壞。原本肥沃的農田逐漸變得貧瘠,無法維持農作物的生長。饑荒蔓延,數以百萬計的人們麵臨著饑餓和死亡的威脅。廣袤的森林被大規模砍伐,動植物物種瀕臨滅絕。

此外,病毒的肆虐更加令人擔憂。一種未知的病毒從某個角落悄然而至,迅速蔓延開來。它的傳播速度驚人,幾乎無法阻止。人們發起了反擊,科學家們奮力尋找治愈的方法,但是病毒的進化速度超過了他們的想象,醫學界束手無策。人們被迫與疾病作鬥爭,無數生命在病毒的威脅下逝去。

在這樣的環境下,地球變得一片淒涼和荒蕪。城市的高樓大廈破敗倒塌,街道上彌漫著廢墟和廢棄物。壓抑的空氣中彌漫著灰塵和焦土的味道,給人一種沉重的絕望感。天空不再是碧藍的,而是被灰色和汙染籠罩,陽光變得黯淡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