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失去了三名親人的爺倆兒決定報仇,他們扛著自製的土火槍,帶著滿腔怒火準備跟仇人拚個魚死網破。
火槍對付步槍,兩人對付十三個鬼子,農民對付殺人機器,結果可想而知。他們隻不過打傷了一個鬼子,卻又陪上父親的性命。
春生終於意識到單憑自己的力量絕對無法複仇,於是,他加入了東北軍,希望張大帥能帶著他們去打日本人。
當兵之後,春生發現他們家的慘劇並不是個案。這讓他開始意識到一個弱國的百姓是沒有安全保障的。於是他改名為鄭衛國,希望能用手中的槍保衛國家,不讓類似的慘案再次發生。可惜沒過多久,張大帥就被日本人給炸死了。說實話,當時的衛國聽到這個消息甚至還有些興奮。
衛國並不恨張大帥,他興奮的是張大帥的兒子接掌了東北的大權。在他想來,張少帥跟日本人有殺父之仇,有張少帥出頭,報仇不就容易多了嗎?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張少帥居然沒跟日本人動手!他隻好繼續等下去。因為想著報仇,他平日訓練極為刻苦,很快升到了班長,不久又升到了排長。可不能報仇,升官又有什麼用?他渴望著報仇,仇恨都快把他胸腔給擠炸了。
可能是上天感受到了他的祈求,不等張少帥報仇,日本人竟然先動手了。鄭衛國清清楚楚地記得,這一天是九月十八日。
部隊開始集結,鄭衛國興奮地衝戰友們道:“弟兄們,等下我們就去殺光東洋鬼子,把所有的洋鬼子都趕出東北!”
團長瞪了他一眼,斥道:“打個球的鬼子!上峰有令,讓我部立即出城,嚴禁跟日本人發生衝突,違者嚴懲不待!”
鄭衛國一聽肺都快氣炸了,怒道:“鬼子都打上門來了,還不敢還手!還算是東北爺們嗎?”
因為鄭衛國怒氣太盛,團長不得不把他捆了起來,後來還打了他二十軍棍。雖然有不少人反對撤離,但在上峰的嚴令之下,部隊最後還是撤了。這一撤就再也立不住腳,一路退到了山海關內,把一百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和三千多萬東北父老都丟給了日本鬼子。
鄭衛國迫切地希望有一天能打回東北,可等來的卻是永無休止的內戰。這讓他實在無法忍受了,於是,他帶著一些弟兄當了逃兵,一度就在華北各地流浪。
當他們流浪到華北平安縣的時候,新上任的縣長愛其武勇,讓他當了縣保安大隊的大隊長。這下他們總算安頓了下來,可他複仇的火焰並沒有熄滅。
沒過幾年,現實讓鄭衛國再次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不等委員長和副總司令(張學良)下令收複東北,鬼子竟然又要打華北了!
隨著29軍被迫南撤,北平、天津相繼淪陷,炮火聲和硝煙味兒已經離平安縣不遠了。縣長在所屬各區緊急征收了國難捐,表示要編練部隊,為國出力。可鄭大隊長卻在無意中發現縣長根本沒打算抗日,而是準備將縣裏的錢財卷走逃跑,這件事讓他徹底絕望。東北就是因為不抵抗的政策而淪陷的,現在華北的官員們又是這種德性,國家哪還有希望?感到複仇無望的鄭衛國隻好以酒澆愁,直到醉死在床上。
當東北軍老兵鄭衛國的靈魂帶著遺憾和憤懣離開的時候,另一道靈魂趁機竄了進來。後麵這道靈魂正是被恐怖分子炸得屍骨無存的特種兵少校鄭衛國。
電影看到這裏,特種兵少校鄭衛國終於明白了,敢情自己是穿越了呀!這種事情雖說有些駭人聽聞,當擁有強健神經的鄭少校很快就接受了這個事實。他甚至在想:難道是上天要借我的手為這個同名的東北老鄉報仇?他想著想著,意識開始融入到這具新的軀體。
耳邊很吵,卻什麼也聽不清楚,鄭衛國想睜開眼睛,卻怎麼也睜不開,直到有人用力搖晃著他的肩膀。
一個東北腔的大嗓門正在喊:“大哥,快醒醒,快醒醒啊!大夫!你快過來給瞅瞅,別他媽磨磨嘰嘰地,快點兒!”
另個聲音嚷道:“柱子,**別搖了!沒病也讓你搖出病來,快讓郎中給瞅瞅!”
又有人道:“瞅啥啊?依俺看這就是鬼上身,得用香灰灑才中!”
那個叫柱子的罵道:“**才鬼上身呢!”
…………
在眾人的吵嚷聲中鄭衛國終於費力的睜開了眼睛。
注:文中平安縣為虛構,設定在太行山東麓,正太線以南,平漢線以西,冀晉交界的地方。溫飽和平安是當時老百姓的祈求,可惜他們既得不到溫飽,也得不到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