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外務大臣東鄉茂德原則上表示接受《沈陽公告》,但同時提出一個附加條件,即保證天皇地位及日本政體不變.
"那就舉手表決吧!"
唰,一舉手,三對三!首相鈴木貫太郎,外務大臣東鄉茂德,海軍大臣米內光政讚成東鄉的觀點,而陸軍大臣阿南惟幾,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海軍軍令部長官豐田副武要求繼續打下去,直到同盟國退縮為止.
鈴木無可奈何地說:"既然不能決定,那隻好上奏天皇了……"
當時為了避免美機的轟炸,日本在長野縣修築了"鬆代大本官跡",專門故室和政府決策部門防空.
隨後的禦前會議仍舊在皇宮防空洞中舉行,天皇裕仁來到會議室.
按照當時日本的遊戲規則,在禦前會議時,天皇是不參與討論的.隻是在最後用腹語(注:不是口技,而是一種轉彎摸角的說話方式)來暗示大臣.本來是用以彰顯天皇神秘感的,結果戰後卻成了裕仁逃脫懲罰的借口.
禦前會議的與會者除了內閣六巨頭外,又增加了樞密院議長平沼以及一名書記官.除書記官以外,眾人個個進行了表態.
鈴木先讓書記官朗讀《沈陽公告》,然後宣讀他擬好的提案:
"日本政府準備接受1943年6月9日由美國和中國政府在沈陽發表的聯合公告中所列舉的條款,但應取得如下諒解,即上述公告並不含任何有損於陛下作為至高統治者之特權的要求."
接下來東.[,!]鄉茂德又親自解釋提案理由:"對日本來說,接受《沈陽公告》雖不體麵,但在目前情況下不得不接受.否則,隨著支那軍大股進入我本土作戰,時局急變,對方必將更加強硬!"
他停頓了一下,又說:"此時此刻,隻能提出一條,那就是維護天皇製度.隻要天皇保存,我大和民族就有複興之日."
並強調說:"如果敵方能保證不觸動國體(即保證天皇和君主體製),投降刻不容緩."
海軍大臣米內光政當即表態:"同意外務大臣的意見."
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大怒:"日本必須打下去,要到盟軍付出慘重代價才可以求和.即使投降,除保留國體外,另三項條件也須堅持.亦即關於同盟**隊對日本的占領應盡量避免;皇軍武裝的解除,所謂戰犯的處理,由日本負責."
說著說著,阿南惟幾的情緒開始激動起來:"誰讚同《沈陽公告》就是國賊!我們的盟友德國,意大利剛剛攻占了北非,馬上就能攻克印度.隻要我們再堅持一年……"
米內翻了翻眼皮.不鹹不淡地說:"日本現在這個狀況還能堅持一年嗎?"
話音剛落,梅津和豐田等人馬上表示反對.
眼見爭議又起.樞密院議長平詔和稀泥,說:"除了必須保留國體外,也不妨要求就三項條件進行談判."
海軍軍令部長官豐田則強硬地表態:"我主張打到底,如果不是由本**官解散軍隊.不能保證下屬的行為."
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朗則表示日本仍是敵人的有力對手,現在就無條件投降,有愧於陣亡將士.而且他認為中國都可以堅持六年,日本沒理由比中國還差.
為此,他還專門舉出一個例子,證明日本並非不可以堅持.據梅津講,日本兵工廠已經在大量采用敵人投下的炸彈爆炸過後的碎片製造武器.由此可見.敵人的轟炸並不可怕!
海相米內光政大怒,斥責道:"可他們製造的是什麼?是鐵鍬!難道你讓帝國的士兵拿著鐵鍬跟敵人決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