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的哥哥(5)(1 / 2)

說起甘曉桐,輔導員有些唏噓,“我記得,印象還挺深的,她是大三的時候退學了,我還勸了很久,但她哥哥說她抑鬱症越來越嚴重了,堅持要給她辦退學。”

“可以問一下,貴校的休學製度是怎樣的嗎?”換句話說,佟鑫想知道甘曉桐當時的狀況符不符合辦理休學的條件。

“我們學校每個學生一般最多可以辦理兩年休學,有特殊情況還可以另外申請,她當時的情況是完全符合辦理休學的條件的,而且她當時已經大三了,我勸過他們先休學兩年看看康複情況再辦退學也不遲,但她哥哥非常堅持,所以還是給他們辦了。”

“還有一件事想問一下,繪畫係的學生是有一項必修學分,要參加省設計大賽嗎?學校審核這關的製度你清楚嗎,會不會存在有些老師欣賞不來一些學生作品的情況。”

佟鑫問得比較委婉,她見過甘曉桐的畫確實畫得不錯,根據她舍友的說法,學校老師一般審核不嚴,但甘曉桐兩次都被卡了實在是說不過去。

輔導員也知道甘曉桐當年的情況,聽懂了佟鑫的意思,“那個比賽的參賽作品確實要先過學校審核,但每年這個校內環節其實都非常嚴肅,每份作品送到評審老師那兒都是匿名,而且每份作品都由5位以上老師評審。我們雖然是民辦學校,但所有資質都齊全,所以……”

如果真是這樣,確實不好操控,還是連續兩年。但如果他真能做到,可能就不是雇演員那麼簡單了,細思極恐。

“對了老師,我還想問一下,孔令凡這個學生您認識嗎,應該是雕塑係的學生。”孔令凡就是那個所謂的前男友。

“其實不太熟悉,但是因為那個孩子跟曉桐有過一段,所以從他們輔導員那兒了解到一些。哎,那也是個命苦的孩子,家庭情況不好,靠助學貸款上學,平時還要打工賺生活費,但幸運的是他大二的時候拿到了峰達基金會的資助,這才把重心放在學習上。”

“峰達基金會?”佟鑫在查資料的時候完全沒有看到過這幾個字眼。

“哦,峰達基金會是一個民間基金組織,自我們建校起就跟我們有合作,每年都會資助一批經濟上有困難的學生。”

“那他們篩選資助標準的時候,有什麼標準嗎?”

“這我們就不清楚了,每年都是我們把符合條件學生的資料送上去,他們決定資助的名單。但這麼多年了,我們也大概知道他們的標準,幾乎都是經濟特別困難,外加成績好或者參加過什麼項目和比賽的學生,這個篩選標準還挺合理的。”

回到警局後,蔣犇直接給佟鑫送了份“大禮”,是關於甘曉桐曾經就讀的那所美術學院的相關資料。

“這件事牽扯到的麵很廣,時間跨度也大,雖然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立案,阿棟給我彙報了你們的進展,我覺得你的直覺很可能是對的,但單憑你們兩個人調查難度確實有些大,所以幫你們查了一些資料,你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