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說它來自宇宙“某處”,是因為楚原和由希從“觀察者”那裏獲得的地址並非如“伽馬星雲第58號行星”這樣通俗易懂的地名,而是一個空間坐標。就算楚原和由希的成績都還算優秀,那也隻不過是普通高中生程度的優秀而已,不知道這個坐標究竟在哪才是理所當然的。
據“觀察者”中的外星人所言,他們的母星早在幾千年前就不曾再派遣新的人員來換崗,定時通訊也在同一時間中斷了。而現在,他是“觀察者”中僅存的控製人員,但最近也到了即將消亡的臨界點。所以他在壽命將盡之前,選擇了楚原和由希來接收“觀察者”。
——不是請求他們接受“觀察者”這個職務,而是接收“觀察者”這個外星製造的信息記錄器。
根據這個外星人的說法,在各個宇宙文明之間也存在著諸多“星際公約”,其中關於宇宙遺物和失物的所有權原則是歸發現者所有。但是根據星際慣例,該遺物或失物的現任所有者,有義務將遺物或失物中所儲存的信息送回原所有者的母星。
同時,為了保證遺物或失物中的信息不危害現任所有者或其所在文明,現任所有者有權利閱讀原所有者遺留下來的信息,並有權利不傳遞任何他們認為會危害己方的信息。
外星人同楚原和由希的“曆史性接觸”,其實就是為了這麼點小事兒。
人的思維速度越快,主觀時間就越長。而外星人和他們之間的信息通訊是直接傳入大腦中的,通訊速度恰恰就取決於他們的思維速度。所以雖然他們兩人感覺自己起碼在宇宙空間中呆了幾秒——至少他們倆聽外星人做了幾句自我介紹,但其實楚原和由希與外星人的交流時間和信息傳輸時間總計還不到一秒鍾。
當最後的大量記憶信息傳輸結束之後,外星人就中斷了和他們倆的通訊。他們兩人的大腦中失去了虛擬宇宙空間的環境數據信息,重新通過感覺器官接受外部環境信息,於是便認為自己又“回到”了地球上。
外星人雖然結束了通訊,依舊保留了“觀察者”和他們倆之間的信息連接通道,因此楚原和由希之間也可以借此進行意識交流。什麼時候他們兩個人想要接收“觀察者”了,隻要一起在腦海中呼叫“觀察者”,一起確認接收觀察者,那麼這個外星製造的信息記錄器的所有權及控製權就會轉移到他們倆這裏。
總而言之,楚原和由希遇到的就是傳說中的“白揀”的好事兒:知道自己馬上就要死了的外星人,主動把“觀察者”和自己國家的空間坐標交給了他們這兩個地球人。
雖然外星人沒有任何要求,但是卻告知了他們一條與遺物所有權相關的星際慣例,至於是否將“觀察者”中的信息送回去、送哪些信息回去,全部由地球人自己來判斷。而這條星際慣例也可以說完全沒有約束力,是否履行全憑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