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對夜王的了解,他為人坦蕩磊落,並不擅弄權勢,在朝中也從不結黨營私,即便皇上各種明裏暗裏的打壓,他對皇上的衷心卻從未改變。”
“這樣的人,絕不會貪戀權位。”
“所以我這次進宮是來告訴你,千萬不要莽撞,萬萬不可擅自對夜王出手,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沉得住氣,切忌自亂陣腳。”
“隻要我們能取得夜王的支持,則梁國無憂矣。”
皇後卻沒有那麼樂觀,“父親,您為何對夜王如此看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此時正是絕好的機會,他怎能放過?”
就在這個時候,有宮侍來報:“啟稟皇後娘娘,夜王求見,這是夜王送來的信物。”
皇後接過一看,驚訝不已:“這是...我送給夜王妃的玉佩啊!夜王這是什麼意思?他難道是...”
要支持太子?
皇後簡直不敢置信,“他怎麼會放過如此絕佳的機會呢?”
丞相低聲責備:“你這是小人之心了,虧得我悉心教導於你,而你卻隻學會了後宮裏的那些陰詭算計,你眼界格局都不夠,自然看不清人。”
皇後一時不敢置信,因為她眼中的皇帝,就是這樣的人啊!
丞相見她如此,直接道:“也罷,你不要出麵了,我替你去見夜王。”
直到丞相離去了,皇後才大喜,一顆心才落了下來,如果夜王真的支持太子,那就沒別人什麼事兒了!
原來自己一直以來都看輕了夜輕寒。
這也不能怪她啊,皇上怕重蹈先皇的覆轍,故意平衡後宮,甚至暗中煽動德妃與賢妃跟皇後作對,事事都要爭個高低。
這些年來,皇後,德妃,賢妃,鬥得你死我活,從不停歇,沒有真正的贏家,皇帝今天偏袒皇後,下一次就會偏袒德妃,再下一次就護著賢妃。
總之,不讓任何一方坐大。
後宮的女人們,就這樣被局限在這一片天地之中,隻爭朝夕,隻看當下。
這才是皇帝的高明之處,免得她們眼界格局打開了,遲早成長為第二個薛英華,皇帝一早就未雨綢繆。
有了夜王的明確表態,梁國的動蕩迅速平定下來,不管是鎮國公還是宣平侯,對夜輕寒的態度竟都十分重視,他們原本也在觀望。
如果夜王撒手不管,梁國可能真就內部先打起來了。
朝中大臣這才真真切切的看清楚,夜王雖然沒有結黨,看似孤身一人,但他的威望卻如此之高,實在是讓人意想不到。
而且他竟然會支持太子,而不是擁立夜明鈺為傀儡皇帝,自己做太上皇,這份胸襟也讓人敬佩,憑一己之力,大公無私之心,讓梁國避免了一場浩劫。
戰神之名,更加深入人心。
太子以國之儲君的身份為皇帝南宮宸扶靈,並帶領眾皇子守孝祭天。
7日後,太子登基為帝,冊封夜輕寒為攝政王,以皇叔之禮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