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後來,竟發現它還能解決更大的問題。
“暗物質。” 他說著,又轉頭問劉喪:“你知道暗物質嗎?”
劉喪被他問得一懵,又覺得這問題似曾相識,搖了搖頭。
汪老師便接著說,這暗物質之謎,是困擾了人類近半個世紀的難題。
簡單來說,這宇宙中存在的物質,比我們能觀測到的,要多的多。
剛才胖老師說的,能看得見,摸得著的,隻占整個宇宙的約4%。
剩下的絕大部分,我們隻知道它存在,卻感知不到。
這部分未知的物質,就姑且暫時稱其為物質吧,就是暗物質和暗能量。
‘暗’不是說它是黑的,而是因其飄渺無所蹤影,像個躲在暗處的幽靈。
劉喪茫然的點了點頭,問:“那我們周圍,有暗物質嗎?”
“有啊。” 汪老師揮手抓了一把空氣,說:
“現在,暗物質粒子就在我的手裏。隻是我們看不見,亦感受不到。”
他怕劉喪不好理解,又解釋說:譬如這間空蕩蕩的屋子,隻有我們八個人,這是你看見的。
但事實上,在你看不見的維度,這裏其實擠滿了人。
胖子一哆嗦,說:“媽呀,這不是鬼嗎!”
吳邪滿頭黑線,心道,這胖子說話也太不注意了點。
他倆現在明麵上的身份,畢竟是浙大考古係的老師。
說出這種鬼不鬼的話,也不知是丟浙大的臉,還是丟考古界的臉。
於是趕緊轉移話題道:“那這暗物質和弦論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我們把弦論應用到宇宙尺度,它可以解釋暗物質。”
汪老師想了想,拿起桌上的一個蘋果,聚到眾人麵前。
“這是物理大師伽莫夫曾經舉過的一個例子,希望有助各位理解。”
他說,假設有一隻白螞蟻,他在蘋果皮上鑽一個洞,鑽進果肉內。
可以想見,這白螞蟻可以在蘋果內自由的行走。
現在,諸位再想象有另一隻黑螞蟻。
他從蘋果皮上的另一邊,也鑽了一個洞,鑽進果肉內。
“現在,請諸位發揮想象力。” 他說:
“想象一下,這一黑一白兩隻螞蟻,可以無限的小,因而它們在果肉內鑽出的路徑,亦可以無限的細。”
“那麼理論上,這兩隻螞蟻可以自由活動,永不相遇,卻共同占用著同一個蘋果的空間。”
他將蘋果小心翼翼的放在台幾的正中心,鄭重道:
“這個蘋果,就是我們的宇宙。”
眾人聚精會神的看著這蘋果,心中俱在思索與回味。
“我們是白螞蟻,暗物質是黑螞蟻。” 張起靈淡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