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征求意見(1 / 2)

寧康和幾個老律師談完後,他心裏也就有了底,對於所裏的年輕律師而言,他們更多的隻會跟隨。

他實在太了解他們了,任何的態度都是要靠實力的,沒有實力就沒有發言權,可是寧康還是要假裝去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

搞出兩方案讓大家選擇,這看似民主的做法無非是想讓大多數人閉嘴,不要議論他們的最後決策而已。

行政劉芬按照寧康的意思,在群裏發了一個征求意見稿,內容很簡單,就是兩個解決辦公用房的方案。

一是通過租賃的方式,另一個是采用集資購買的方式。

當這兩個方案發在群裏的時候,立即引起了大家的討論,有的在群裏,有的在私底下,反正說什麼的都有。

寧康抱著看熱鬧的心態關注著這些年輕律師的一舉一動。

他們說的話雖然沒有分量,但至少還是代表一部分人的民意,他覺得在今後的正式方案中還是要作為重要參考因素來考量。

李信沒有說話,她覺得資格不夠,洪波也沒有說話,他是不想多說,不管是哪一個方案,對於他而言最終都會轉化成實實在在的壓力。

成本分擔那是必然的,在市場化的世界裏,沒有哪個人會成為天使,寧康不是,劉樹德也不是,大家都不是,這就是現實。

李信手頭上也沒什麼事,她跑到師兄的辦公室,很想知道他的想法,沒有在群裏發言,並不等於沒有任何的意見。

“師兄,怎麼這麼氣定神閑,我看群裏都在討論律所以後的事情,你沒看到嗎?”李信知道洪波肯定是關注到的,隻不過是不想再群裏公開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已。

“你覺得好嗎?這兩個方案真的適合大家嗎?”洪波連續的發問實際上已經把意思表達得很清楚,李信顯然是能夠感受到的。

對於這些事情,他們這些底層的律師能夠改變多少?

不管是租賃,還是集資購買都是一個問題,他們沒有實力,也就沒有發言權,能夠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律所中的幾個老人。

李信還沒有見到師父,更沒有打聽過他的想法是什麼,估計劉樹德也不會有太多的辦法,他要在所裏繼續幹下去,最後還是會妥協,這是必然的。

“怎麼,你對這個事情感興趣?”洪波覺得李信完全是沒事找事,憑她現在的資質,人微言輕,根本就是沒有必要發表任何意見的必要。

李信聽出了洪波的言外之意,可她覺得不管如何,總要有自己的想法,至於最後會不會被采納,那是另外一回事。

她覺得律所更換辦公場地是必然的,既然如此還不如積極參與,這樣反而能夠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

這個思路和洪波的完全不一樣,洪波是消極抵抗,可是這種抵抗隻能讓自己陷入被動。

李信這樣一說,洪波覺得還是有幾分道理,沒想到她現在看問題的方式比自己成熟,洪波很想聽聽李信的分析。

不管什麼事情不可能隻有好的一麵,沒有不好的一麵,對於年輕律師而言,無非就是成本會增加,可是辦公條件也不相應得到改善,有些錢可以省,有些錢是不能省的。

現在大多數人來到律所,第一眼看的就是辦公場地,在一個富麗堂皇的地方,人的素質會瞬間提高,即便假裝的也會如此。

任何人在菜市場和五星級賓館的表現肯定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