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大半個月的考察,寧康還是選擇了位於中軸線上的寫字樓。
現在看上去有點冷清,不過沒有關係,對於律師這個行業來說影響不大。
這個地方離法院近,也是未來的客商中心,對於這個地點大家都是滿意的。
寧康帶領團隊來到八樓,這裏有一千五百平米,這個麵積對於江北公堂律師事務所來說已經足夠,甚至可以說為未來的發展預留了一定的空間。
場地沒有問題,剩下的就是誰出錢的問題,之前寧康和老律師已經商量過,前期的投資肯定是老律師,這個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李信為律所設計的方案在寧康的修改下趨於完善,與李信原計劃稍微有點不一樣的是要成為合夥人必須投資,這是一個硬指標。
寧康認為隻有為律所作出過貢獻,才有資格成為律所的領路人。
這種強製性的規定雖然和李信原本的想法不一致,可她覺得也是有可取之處。
“小李,我準備召集大夥開個會,你也準備一下,到時候對方案進行一個解讀。”寧康給李信打來了電話。
寧康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支持他,李信的這個方案是符合他的利益的。
當然也是符合大部分青年律師的利益,這個方案在一個年輕的律師口中說出來,也許更有說服力。
對於這個事情,其實李信在和寧康上次單獨談話之後,就已經開始準備,她知道這對於一個實習律師來說是個莫大的榮譽。
可是對於其他人來說,這隻是一筆投資,他們考慮更多的是到底值不值得。
李信必須把這個事情講清楚,如果單純講情懷畫大餅,在這些精明的律師麵前顯然是多餘的。
參加會議的人其實不多,寧康讓行政劉芬已經逐一通知到位,李信是提前了十五分鍾到會場,她準備著如何用最簡單的話,把這個大家都關心的事情講清楚。
寧康坐在主位上,李信已經連好了筆記本電腦,原本的文字方案現在已經修改成PPT,這樣更有利於展示主要的內容。
在寧康示議開始後,李信把她的方案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大家也都專注地聽著,沒有一個人在中途插話。
這讓李信感到非常的驚訝,平時這些人都是很有個性的,隻要稍有和自己想法不一致的地方,他們都會質疑,可是今天沒有,他們是認認真真完整地聽完的。
當李信把該說的話都講完的時候,她懸著的那顆心終於放下了,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至少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寧康看看四周,他掃視著在座律師的表情,語氣和緩地說道:“剛剛小李已經把方案的大致內容講了一遍,如果大家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可以在會上提。”
既然主任都已經發話了,首先說話的是凡華,他問道:“誰投資誰受益,我看這個方案受益更多的不投資的人,對於投資人來說並不公平。”
李信沒有想到凡華會對這個方案進行否認,而且是徹底的否認。
他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投資人的回收成本過長,這樣的方案顯然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