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去了西藏,在這一年的時間裏,他專注於法律援助,其他的事情什麼也沒想,他在西藏到底過得怎麼樣,李信毫無知曉。
平時自己忙得很,李信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和師兄聊家常,她也知道洪波去西藏隻是想靜一靜,不想外人去打擾他,包括身邊的一些好朋友。
對於這一點,李信的內心十分清楚,她覺得還是讓洪波自己去思考一下,這樣對於他以後得日子還是有好處的,畢竟律師這份工作還是充滿挑戰和誘惑。
如果急功近利,雖然在短時間內可能會得到一些別人所不敢想象的東西,可是這背後的風險似乎也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洪波的風險終於還是過去了,在這一年裏,四牛衝天公司的案子終於水落石出,確實和洪波沒有太大的關係,至少在犯罪這一塊,洪波還是保持應有的清醒。
當初山雨欲來風滿樓,洪波肯定是無法說清楚的,他選擇去援藏,其實也是在試探組織的態度,如果真的有很大問題,政審的時候也就過不去。
當初組織看到洪波的決心,他代表的不僅僅是律師協會,也是為市裏爭光,即便有一點小問題,組織也就既往不咎,大家都知道,能夠放下一切,選擇去西藏這樣的地方做公益。
這一行為已經超越了99%的律師,與其說是逃避,不如說是主動將功抵過,當然這些隻是後話,現在一切都已經過去。
再也沒有人提及洪波和這家公司的事情,法院的判決足以說明一切,如果洪波援藏期滿回來,他可以放下一切包袱,重新開始他的工作。
這些隻不過是李信的想法而已,她真的不知道洪波在西藏經曆了什麼,看看時間一年的援藏也應該快到了。
她決定主動聯係一下洪波,看看他今後怎麼打算,至少她肯定是歡迎洪波繼續和自己在一個所裏工作。
“師兄,西藏的事情快結束了吧!”李信覺得應該是這樣,反正援藏這樣的事情,司法部每年都會組織的,一批接一批。
“快了,現在辦一下交接手續,我隨時就可以回來了,不過說真的,我都有點舍不得,一年的時間太快了。”洪波在電話那頭似乎有點遺憾。
一年的時間確實很快,李信在這一年裏也沒有做出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反正每天都跟陀螺一般,隻是不停地轉。
不過洪波在西藏和內地還是不一樣,那裏的節奏慢得出奇,案子也不多,也就是幾個刑事案子,平時也沒有多少法律谘詢,也許正是如此,當地才會沒有律師的存在。
對於這一點洪波是有切身感受的,雖然在同一個時代,在同一個國度,可是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還是有很大的不一樣。
不能說是落後,而是大家的思維方式,至少大部分人的生活還是過得比較單純,沒有那麼多的糾紛和煩惱。
洪波覺得這是一個有信仰的地方,他看到藏民對於佛教的信仰,一開始根本理解不了,甚至覺得那就是一種愚昧。
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可是時間久了,他也漸漸理解這種信仰對於他們的意義,至少他們在艱苦的條件下,還有活下去的意義,今生有遺憾,還有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