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顧成文的葬禮在其兒子顧葉華的主持下舉行,由於遺體還沒有帶回來,金建元和潘偉奇把顧成文生前的衣服火化後裝進了骨灰盒子裏,算是入殮了。葬禮在顧成文的老家江蘇舉行,金建元隻帶著潘偉奇和林曉玥參加了葬禮,他不想驚動太多人。不然按顧成文生前的地位,應該由國家舉行葬禮,社會各界人士前往吊唁。所以他私底下跟顧葉華商量,等遺體帶回來後,再向社會公布,顧葉華也答應了。他便隻帶了兩個人出席,葬禮上來吊唁的其他人大部分都是顧成文的親戚,顧葉華都一一打了招呼,讓先保密。
參加完葬禮,金建元將顧成文生前留下的存款300萬元交給顧葉華,其實按顧成文的才華,賺的錢遠遠不止這些,但他都沒要,都用來支持研究所的運轉了。金建元覺得有點對不起顧葉華,雖然顧成文的決定跟他無關,但要不是自己堅持開辦研究所,顧成文也不會把自己的收入都用了支持自己,顧成文生前的存款其實隻有100萬元,剩下的200萬元是他和潘偉奇補上的,三個國士無雙的科學家,窮到這個地步也算是前無古人了,至於後麵有沒有來者,他不知道,也不關心。他隻想盡自己的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其他的他都不在乎。出乎意料的是,顧葉華拒絕了。金建元起初以為顧葉華是覺得錢太少了,便向他解釋顧成文收入的去向,沒想到顧葉華說:“金叔叔,我知道您是好心,但我爸的存款不過965430元,他生前立下了遺囑的,所以這錢我不能收。”
金建元歎了口氣,這麼些年,他們三個一直埋頭研究所的運轉,對各自的家庭都處於不管不顧的狀態,所以不要說存款金額,甚至整個家有幾口人都不清楚,作為長輩來講,這是嚴重的失職。去之前,顧成文就知道此去凶多吉少,所以難得地跟家裏人通了消息。見顧葉華把話說到這份上,金建元便從中拿出200萬,剩下的100萬再次遞給他,不料顧葉華還是拒絕了。“金叔叔,雖然父親遺囑說存款留給我們,我們也很需要這筆錢,但是我想還是遵照他老人家的心願,繼續你們的研究吧。”說完不等金建元再推辭拒絕,便轉身離開了。
顧葉華的話深深刺痛了金建元,顯然顧葉華對顧成文這麼多年的還是不滿的,肯定還鬧了很多矛盾,顧葉華作為兒子雖然無權幹涉父親的選擇,也不應該要父親的扶持。但生活不易,誰不希望能減輕一點負擔,你所謂的歲月靜好,隻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罷了。顧成文最後的遺囑在顧葉華看來就像是施舍一樣,這麼多年的不管不顧,最後留點遺產,是表示他心裏麵還有這個家還是說對多年來不管不顧的懺悔呢。既然他一心想撲在科研上,那不如成全他,所以顧葉華拒絕了。他以孝子身份主持葬禮是為人子應盡的義務,而拒絕拿遺囑上的遺產,是他對親情的選擇。金建元也是想到了這一層,他才被深深地刺痛了,至交好友一生仰不愧天,俯不愧地,最後落得兒子都不想認的下場,他不知道該怎麼去麵對,或許好友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吧。
來葬禮吊唁的人絡繹不絕,看得出來,顧葉華在老家的為人處世還不錯,顧成文有多年未在老家露麵,可能有些人都忘了還有這個人了,甚至有的人可能根本不認識顧成文,隻是看在顧葉華的麵子上前來吊唁吧。金建元三人混在人群中,漸漸離開了葬禮現場,顧葉華不願拿父親的存款,代表他並不認可父親,他們再留下來也沒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