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太郎,現任日本首相,在位八年,經濟上執行夾縫求生政策,自上世紀台灣重回中國的懷抱後,中國在電子、汽車、數碼領域對日本窮追猛打,美國又不停地把日本送上中美之爭的前線,在雙方的默契配合下,直接將日本的優勢產業幹趴下,導致日本的經濟連續倒退了幾十年,直到後麵日本太挑,美國縮回太平洋,中國進駐日本,才止住頹勢,但也隻是不再下跌,增長的話由於找不到支柱產業便無從談起。
直到中村太郎上任,在中美的優勢產業夾縫中找到了兩國都弱勢的精密產業發展,才讓日本經濟慢慢增長。再加上政治上中村太郎提出還政天皇,清算日本政治世家大族,選拔任用平民進入內閣和各個部門,納新不吐故,稀釋日本政治大家族的權力,提倡營造自由、平等、公正公開的社會氛圍,隨後中村更是帶領家族與底層人民打成一片,給平民讓渡大量利益,拔高平民的地位,降低日本政治大家族的影響力。
這才讓日本社會從一潭死水中慢慢蘇醒過來,煥發新的活力。外交上,中村太郎執行聯兔抗鷹的策略,他明白兔子隻要不把他逼急了,基本不會管你,有時可能還會幫助你,但是鷹對他再好,再聽話,有事了一定是讓你頂在前麵。因此中村太郎上任後,一邊倒地支持兔子,利用兔子製衡鷹。這才讓日本有喘口氣的機會。
可以說,中村上任八年,把日本治理得井井有條,經濟高速發展,社會日漸鮮活,國家實力也逐步提高,他相信,隻要保持政策的連續行,照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日本肯定能崛起。所以他提出還政天皇,因為天皇還年輕,這幾年他有意培養天皇自己主政,哪怕他下台後,天皇也能照著延續現在的政策。隻是沒想到他還是低估了國內反對派的良心。他們居然引狼入室,引美利堅進駐日本,現在還互相勾結企圖挾持天皇來要挾政府。
中村太郎在聽到手下報告明治神宮發生不明戰鬥的時候,他就猜到是美利堅和國內的漢奸勾結想要挾持天皇或者是廢掉天皇。因為之前美利堅派出代表前來談判希望中村能退位,他們可以保證中村家族的興旺,也保證天皇的位置。但中村拒絕了,他知道他一旦退位,那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會付諸東流,所以不管怎麼樣他都要抗爭到底,即使最後失敗了,那也是盡人事聽天命了。
戰鬥一開始,中村便讓心腹密切關注戰鬥的情況,他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派出人手去支援天皇,是因為他相信他一手培養的衛隊有足夠的能力保護天皇的安全,他也正想趁此機會好好看一下警察廳究竟哪些人是臥底。在沒有摸清之前,貿然派人很可能會給他們打黑槍的機會。所以他隻是時刻關注著戰況,並未發出任何指示或者命令,全權讓東京警察廳這個負責東京安全和保衛的單位去處理,讓人以為他不知情。
東京警察廳的廳長高橋拓真是中村的鐵杆,接到神宮發生戰鬥的消息後便立馬派了三支小隊前去支援天皇,同時又安排副廳長山本中一帶人務必把入侵神宮的叛亂人員一網打盡,全部抓捕歸案。剩下的人全部歸隊,在司令部等待命令。他得去向中村彙報情況,請求中村的指示。
沒想到支援的三支小隊搞不清楚情況,到達神宮後見外麵已經有人守住宮門口,不讓裏麵的人出來,他們解釋自己是自衛隊前來支援的,裏麵的叛亂分子挾持了天皇,他們正在想辦法把天皇救出來,聞言,他們便跟宮門口的人合兵一處,一起圍攻天皇。要是他們高橋廳長知道了會不會氣的吐血。
三支小隊出發後,料想應該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把天皇救出來了。山本中一隨即點了六個小隊180人前去抓人。六個小隊分為四組,一個空中小隊負責偵查和支援,四個小隊負責從四個方向對神宮的犯罪分子進行合圍,一個小隊機動支援。為保證萬無一失,合圍小隊每個隊都配上了步戰車和擲彈筒,空中小隊出動了三架武裝直升機,機動支援隊拉來了兩門小口徑火炮以備不時之需。
為了不打草驚蛇,直升機目標太大,先行基地待命,等合圍小分隊到達指定位置,完成整個神宮門口的合圍後,再從基地出發,五分鍾就能到達現場。
方文山他們打電話來警察廳總部的時候剛好是山本點兵準備的時候,根本沒時間搭理他們,盡管兩人是他們廳長的貴客,但還是以廳長不在,副廳長準備去現場忽悠了過去。兩人見廳長不在,盡管知道對方是在敷衍自己,一時也拿對方沒辦法,他們的目的是想通過警察廳了解情況,確保何樂天的安全,便隻得去親自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