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到了第二年年底,聽說明年要再養多三十頭豬,還要再加幾個幹活的人。
同樣人選要在掃盲班裏挑,這一年來上課的人多了不少,並且也終於出現了年輕人和小孩。
雖然他們隻是來湊熱鬧,學著也不是太用心,但他們還是比上了年紀的人腦子好用太多了。
在掃盲班學了幾個字後,他們一開始不覺得有什麼用,當某一天突然有個孩子指著火柴盒說出那句“我認識這個字,念火。”
或者有家裏的婦人數著攢的雞蛋準備拿去縣城換東西時,家裏的孩子先她一步算出來能換多少盒火柴多少鹽巴。
在這一刻,他們的家長才後知後覺的感受到識字算數的作用。
隊裏在74年年初就開始往公社申請辦個小學。
這一申請就申請了一年多,一直到75年才同意。
並且公社也不撥款,全靠隊裏自己出,包括蓋學校的錢和請老師要發的工資。
隊部商量之後,還是組織人蓋了三間房子。
鄉下也不需要太好的教室,就用自己曬的土磚就行。
三間房子,兩間是教室,一間是給老師的辦公室。
暫時這個學校隻有一到三年級,老師也就三名。
九月份開學,方嵐把石頭和妙妙倆人都送去學校上學了。
倆孩子這幾年跟著認了不少字,方嵐直接讓他們上的三年級。
而隊裏這所小學並沒有迎來太多學生。
一個是師資啥的很單薄,再一個學費,一學期要一塊錢。
很多家庭現在都掏得出這個錢,但大家省慣了,覺得上個掃盲班就夠了,不太樂意花錢認字。
畢竟去上學就意味著要少幫家裏幹不少活。
所以現在兩間教室,一間是一二年級的學生三十多個一起上課,一間是三年級的學生,隻有十個出頭。
學校也隻教語文和數學兩門課。
方嵐在他們進入小學之後,自己也逐漸開始撿起了課本。
她對於兩年後的恢複高考並沒有特別大的雄心壯誌,但這是一個比較快速且體麵的回城方式。
可能到那個時候大家都能有門路回城,但一個大學生的身份,哪怕是最普通的大學,也能帶給方嵐姐弟不一樣的回城體驗。
她並沒有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什麼迷之自信。
原身隻不過上了一學期高中,自己上輩子離開學校都快十年了。
加上來到這的時間,她已經遠離書本知識十五年了。
學校的知識基本原封不動還給了老師。
現在她也沒有全身心撲在學習上,對於她來說,有太多的雜事讓她沒法專注學習。
她是一個前後兩輩子生活了五十年的人,學習對於她來說最大的宿敵就是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
她之所以提前這麼久學習,也是想多花點時間來磨。
哪怕學不到太精深,表麵上的,能靠死記硬背的,盡量還是把這部分牢牢抓住。
課本她也在這幾年東拚西湊下集齊了,最近她正在看高一上學期的數學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