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圓圓正在適應這樣的世界,人們都很淳樸。
幾個少年,好像就是村子裏的幾戶人家的孩子,一個個混沒事兒,若是勞動完了,除了聚在一起的時間,就大都裝模作樣地在那小院子外走來走去。有的光著膀子,好像是要展示自己的肌肉,有的不知從哪弄來一套整潔的衣服,據芸兒姐姐說,是那些小集鎮之類有文化的人才中意的。
圓圓也逐漸了解了,武林界的實力劃分。
人們最先修行的武,稱為‘武藝’。所謂‘藝’,將武功練成一種藝術,最初學習武技的時候,各種招式、功法,都有樣學樣,有十八般兵器,也依葫蘆畫瓢,怎麼學怎麼畫。
在不斷練習‘武藝’的過程中,根據天資的不同,便會產生‘氣感’,這些‘氣感’乃是最初步的駁雜真氣,要轉化為真氣,隻有經過一遍遍武藝的修煉,將武功的招式藝術發揮到極致。達到一種與自身協調、與周圍環境協調的狀態,此時才是真正的‘藝’之大成,而氣感也在修煉過程中,逐漸被淬煉,最後悔轉化為一縷‘初之真氣’,是所有真氣誕生的源頭。
別的真氣,將會在不斷的修煉中由此而衍生出來。
武藝,分下、中、上三品,還有大成。
一般家裏有武林底子的家庭,或門派,其下弟子的‘武藝’修煉,都是從五歲開始,天資聰穎、身體資質優秀的,甚至更早,比如芸兒,芸兒在那‘荒郡’之中,貴為郡主,武林門客也不少,她更是從小有‘荒郡一臂’之稱的高人傳授武藝,從四歲便開始武藝築基。
武藝大成,跨過台階,便可修行‘武術’。此時由於初之真氣凝結,並且‘藝’已經發揮到了極致,身體已經有了很好的底子,便可將各種功法演變成‘術’,也就是對敵,講求對敵之術,殺人之術,搏鬥之術。此時的功法已經去粗存精,新手拈來,可以初步對敵。
武術的提升,除了修煉,更多的是要與敵人廝殺,從中吸取經驗,領悟真諦。武術,也分下、中、上三品,以及大成。
後來便是武功,到了此境,已可做行走江湖的俠客,或惡人。
往後對於‘武’的領悟就已經爐火純青了,自然招式流動間,自己所形成的感悟、精華不自覺用在招式之間,謂之曰‘武勢’,武已成勢,舉手投足、武器擺動之間,隱隱有一種壓迫般的‘勢’存在。
至於‘勢’之上……那已經是武林傳說、武林神話,技近乎道,稱之為‘武道’。
芸兒四歲開始武藝‘秋心劍訣’築基,七歲武藝大成,十一歲武術大成,十四歲達到上品武功境界,再後來在家裏的推動下,極為罕見、讓人眼饞卻不為人知地被送入玄門。
這已經是一個極為妖孽的武功資質……芸兒說起的時候,有些小驕傲,芸兒郡主,在十四歲的時候已經闖蕩荒郡的武林界,打出了一番單劍‘小女俠’的名聲。
……
不過圓圓的‘戰技’……則更是可怕無比。她有靈力作為支撐,身體不斷被靈力衝刷、淬煉,柔韌無比,從小苦修,肉身也很強大,即使不動用化丹的修為,她光憑那《月神掌》化掌為劍,都可以大殺四方。
而且圓圓就算不能調用那真圓圓的天賦神藏‘月神’,她從苦修中領悟的‘劍意’依舊純粹無比,是一股無堅不摧的銳意,圓圓的劍意強大無比。
這會不會是所謂的‘道’?圓圓揣測。
不過圓圓覺得芸兒還沒有體會到‘意’的含義,圓圓一定要搞清楚,那‘斷刀客’憑意斷巨樹,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斷刀客,據傳已經是武林傳說,神龍不見尾,不知還有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