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幕初現—屈原(2 / 2)

屈原在他很年輕的時候就一展其非凡的才華,還沒當上官,就帶領他老家的年輕小夥奮力抗擊秦軍了。

他一邊對沒讀過書的青年們進行思想教育,一邊又用各種戰術擊退敵軍,是個文武全才。

公元前320年,屈原應楚懷王之召出山進京,在鄂渚當縣丞。

公元前319年,屈原21歲,升任了楚懷王左徒。

這個官到底多大也有爭論,畢竟這都是兩千三百多年前的事情了,也沒留下什麼具體的記載。

有人認為這個左徒就是左右拾遺之類的官,就是詩聖杜甫,詩魔詩王白居易等人都當過的那個官。

當然杜甫和白居易還是有區別的,左拾遺是杜甫做過的最高的官。

但白居易就不一樣了,他當過太子少傅、刑部尚書,死後的諡號為“文”。

這個“文”很厲害,唐宋時期,文官等級最高、最珍稀的諡號,就是單字“文”。

這二位,之後會講到他們,現在話題重新再回到屈原身上。

這個拾遺在唐朝品階隻是個八品官,就有人認為這和屈原從事的政治活動不相符。

於是又有學者認為左徒是太傅,左丞相這類的官職,學界一直對此爭論不休。

但這並不重要,反正不管如何屈原都是楚懷王的左膀右臂,主外又主內,能打仗又能遊說。】

站在汨羅江前的屈原,聽著天幕說起自己的過往,千萬種滋味在心頭。

如今楚國郢都已經被秦軍攻破,白發蒼蒼的他已無能為力。

原本萬念俱灰,已經準備投江的他,決定先看完這天幕。

正與李白同遊山東的杜甫,突然聽到了自己的名字被天幕上的人說出來,一時有些不敢置信。

“子美,未來的詩聖,來,我們喝一杯!”

杜甫內心有些複雜,詩聖,能稱之為“聖”,豈會是隨便寫幾首詩就行的。

比起這個詩聖的稱號,更讓他在意的是,他未來當過的最大的官,居然隻是個八品的拾遺!

這不就意味著他致君堯舜上的理想,在未來並沒有能夠實現。

同樣在天幕中聽到自己名字的白居易,才剛剛考中進士,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完全沒料到居然已經提前知道了自己的諡號。

雖然有些意外,但他並未受到影響,反而更有鬥誌了。

不過他有些好奇,自己為什麼會有詩魔,詩王兩個稱號呢?

秦朝,李斯伴駕始皇左右。

“李斯,對天幕你可有什麼看法?”嬴政問。

李斯連忙回道:“天幕之人,恐並非仙人,而是後人,她剛剛說了距離屈原兩千三百多年。

“還有那個奇怪的紀年法,屈原21歲是公元前319年,那麼我們現在就約莫是公元前220年,天幕上的姑娘應是距今兩千二百年後了。”

“不知兩千多年後,這天下又是何模樣?”

嬴政聽到了天音所說的唐宋時期,再加上屈原又是之前真實存在的人物,他也猜測到了這應該是後世的朝代。

雖知沒有不滅的王朝,但如今的他剛剛一統天下,就得知王朝覆滅的消息,不免憤懣。

李斯原本是想恭維兩句,但也從字句之間知道大秦應是沒了,沒敢再多言。

“唐宋時期,宋,難道就是唐代之後的朝代嗎?”

李世民心情複雜,他和他的臣子們,好不容易將百廢待興的唐朝給拉扯起來,居然就聽見了國家滅亡的消息,差點沒哭出來。

房玄齡連忙勸慰道:“陛下,聽這天音之言,我們或許能夠找到些許線索,防患於未然,剛剛這位姑娘不是說了杜甫和白居易這二位詩人,他們應該就是唐宋時期的人物,到時候定能獲取一些有用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