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應下:“好。”
【公元819年,這一年大概是劉禹錫人生中最為悲痛的一年。
先是母親離世,之後又收到了柳宗元去世的訃告。
即使劉禹錫一直以來都非常的樂觀,這下也是真的崩潰了。
他悲痛地為柳宗元寫下了祭文,又將柳宗元的兒子接到身邊撫養,還編錄了《柳河東集》。
公元821年,守喪結束的劉禹錫調任夔州刺史,之後又調任和州刺史。
直到公元826年,劉禹錫奉調回洛陽,次年任職於東都尚書省,從初次被貶到此時,前後共曆二十三年。
白居易為他鳴不平,說“二十三年折太多”。④
劉禹錫自己卻沒當回事,他寫下了:“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⑤
重回京城,劉禹錫故地重遊,去了一趟玄都觀。
這次他又寫下了:“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⑥
之前因為那句“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讓他蹉跎了十幾年,但那又有什麼關係,我又回來了,有本事你們再把我給貶了。
京城的權貴們看他不順眼,又把他給打發出了長安,讓他去地方上麵擔任刺史。
直到六十四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回到了東都洛陽,退隱政壇,擔任閑職。
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他與朋友白居易、裴度等交遊賦詩,唱和對吟,生活閑適。
在白居易感歎二人都已經老了的時候,劉禹錫寫的卻是“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⑦
公元842年,劉禹錫病卒於洛陽,享年七十一歲。】
秦-扶蘇:這位先生,可真厲害啊!
東邊日出:沒有被歲月磨平棱角,即使被貶了我還敢說,這就是詩豪啊!
長安故裏:像不像灰太狼,我一定會回來的!
溪亭日暮:哈哈哈哈,我腦補了一下劉禹錫重回長安的時候,大聲喊我劉老三又回來了的場景。
玉生煙:你們可以把我貶走,但改變不了我,真是肆意的人生啊!
長安故裏:當年上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講他寫“前度劉郎今又來”的時候,我就覺得這人實在是太有意思了,明明知道自己寫了這詩可能會被貶,但是他還是要寫。
長河落日:他明知道會被貶,為什麼還要寫這樣的詩啊!
石上流:大概是因為他的一身傲骨和倔強吧!
溪亭日暮:居然沒有講《陋室銘》。
玉生煙:因為《陋室銘》是不是他寫的,是有爭議的,畢竟他整理自己的文集裏麵根本沒有這一篇。
石上流:劉禹錫他可是編了柳宗元的文集的,他晚年也整理了自己的文集,如果真的是他寫的,不應該不把這篇放進去。
長風萬裏:說不定是劉禹錫的粉絲寫的。
石上流:我感覺像是劉禹錫寫的,和他的風格很像,“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