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炮灰一家在七零2(1 / 2)

張朗看著廢品站堆著的一大摞一大摞的破爛,嗯,還好書本報紙是在屋裏的。

木頭陶罐一類的是在外邊的,他先去找了兩套高中課本,還有數理化叢書。

最後還是沒有抑製住自己那顆想發財的好奇心,來到那片大垃圾堆。

雖然這裏都沒有什麼好東西,當然有好東西張朗也看不出來......

不過這裏有很多不錯的木材,這不就用到專業知識了嗎?農學大佬還能不認識這些木頭?化成灰都認識!

隻有一塊板子的黃花梨板凳,還有紫檀木的床頭,金絲楠木五六條方形的棍,也不知道是什麼上的。

還有一個沉香木的盒子,蓋子也不知道去哪了......

又撿了幾塊樟木放盒子裏了,打算回家放櫃子裏,還能驅蟲。

張朗拿著這些東西,來到門口,敲了敲門。

出來一個胖嬸子,這垃圾站的油水很不錯啊!

胖嬸子“這些書,還有報紙兩毛一斤,一共12斤給兩塊就行,至於那些爛木頭你填個五毛就行。”

張朗聽著這個價格真便宜啊!“就直接爽氣的給錢了”

也不想想現在一個月的工資才多少錢,張朗你飄了!兩塊錢是你工資的二十分之一了竟然覺得不貴。

在農村裏基本都自給自足,一大家子柴米油鹽的一個月也不過2塊錢。

張朗費勁扒拉的把這些東西都拉到旁邊巷子裏,看四處無人,就把那些木頭收到空間了。

別看這些木頭不多,但都是好料比書可沉太多了,然後把這些課本帶回家。

以後他們都打算高考的,什麼都沒學過,直接一家人都考上了,那還不捅了天啊!

所以他們一家都要營造出來愛看書,愛學習的人設,到時候要是考上了,就會說,他們一家一直都愛看書。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啊!

張曉倩則在家裏收拾,原主家中算是比較富裕的,原主父親是機械廠的工程師,一個月工資40多塊錢,張母在供銷社工作,工資也有40多。

最主要的是在供銷社工作的張母,還經常能從倉庫買來一些瑕疵物品,以及節假日也會發一些倉庫裏的陳貨作為福利。

所以張家不缺什麼東西,張曉倩把原主的衣服,還有被褥都打包起來,準備上火車的時候帶著。

張曉倩在家裏騰了一些餅子,中間放白糖作為餡料,用來路上吃。

這一路要四天三夜,也沒法進空間。在吃食上張曉倩就多準備了些。

還煮了4個雞蛋,4個鹹鴨蛋,正好一天一個鹹鴨蛋,一個雞蛋補充蛋白質。

準備好這些的張曉倩就關好門窗,進入空間了。

剛一進來,就看到空間裏進來一批破爛......

張曉倩......

張曉倩就去倉庫看看有什麼東西可以拿出來使用的。

然後她拿著一個玫瑰粉的金屬保溫壺,默默流淚。

誰能想到穿的不是末世,而是物資匱乏的七十年代呢。

還是出去買吧,張曉倩又拿出張父張母昨天那進來的這個家庭全部的儲蓄。

大概有三百塊錢,還有一些糧票,布票,奶粉票,肉票,甚至還有火柴票!以原主父母的工資不可能就存這些錢的。

原主的奶奶經常來哭窮,說大伯家養著四個孩子怎麼不容易,來找張父要錢要票,還把家裏的糧食,張母買給張曉倩的奶粉,麥乳精糖塊全都搜刮幹淨。

之前的張父比較懦弱,不敢反駁,就默默的拿著錢票再去買,沒有票就偷偷去黑市買。

所以這一家的存儲並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