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倩走後,張朗和苗青的工作還在繼續。
經過幾年的鍛煉和學習,張朗已經是一個很厲害的中醫大夫,苗青也坐上了主任醫師。
張曉倩去奧奧大學的這一年,見到了這邊更多的實驗設備,也更堅定了她出國的想法。
在奧奧大學她申請了托福考試,並成功的通過了考試。
畢業就考上了國家的公派留學,還是黴國的哈哈佛大學。
現在正值出國熱潮時期,多少個家庭砸鍋賣鐵的供家裏孩子去外國留學,張曉倩考上公派留學也慕了不知多少人的眼。
在張曉倩將要留學黴國的這個假期,他們這一屆醫學院的學生舉行了一場歡送會。
他們整個醫學院一共不過100個學生,全都來了,經過這兩年的曆練,每個人都成了能獨當一麵的醫生,或者研究員。
在周天的下午下班後,和張朗苗青同一個醫院的同學喊上她倆,和張曉倩,一起來到和平飯店。
進門來到包廂,所有同學都已經在那裏等著了。
張朗走進來看著這群同學“感謝大家的關心,和幫助,今天是周天,讓我想起我們每周天的班會。”
其他人附和“是呀,咱們那時候周天都準備這零食飲料一起聊天,一起討論學習,沒想到一轉眼都畢業了。”
張曉倩端了一杯茶“咱們以茶代酒,讓我敬你們一杯,感謝你們”
說著就將茶水灌進肚子,要不是大家都是醫生真想來一杯酒,感謝這幫同學的盛情。
吃飯的時候他們還是像以前一樣,聊八卦,聊工作,聊工作上遇到的難題,一起想辦法解決,就好像在學校的時候一樣。
突然感覺時間好像溜走了,但也為這幫赤城的丹心留下了腳步。
因為這一場歡送會帝都大學第一屆醫學院的學生們,好像又自發的將周天的班會組織起來了。
大家工作,時間雖然不方便了,但大家能來都會盡量抽時間過來,一起聊天,一起學習。
一直堅持很多年,也加入了很多同學的革命同誌。
每個周的聚會,不光讓他們互相通了消息,更是一起學習,增加了專業技術,帝都大學第一屆醫學院學生們的榮譽多年都沒人打破。
張曉倩這時候也已經到達黴國成功入學。
張曉倩跟隨的老師是克林斯頓,藥學的博士導師,她是一位漂亮溫婉的女老師。
對於這位遠道而來的學生也多加照顧。
張曉倩來到這裏也沒有什麼不習慣,黴國注重學生的學習,但也注重其他的活動。
在這裏的生活更加的多彩,誘惑也更多,但作為從二十一世紀那個花花世界過來的學生,還不至於被這些東西迷花眼。
張曉倩保持著和在國內一樣的時間學習,實驗,還被老師多次談話,讓她多出去玩玩,找點別的興趣愛好。
老師多次教導她“人也不能把所有的身心都放在學習上,最重要的是身體好了才會有以後的榮光.....”
然後張曉倩又同時輔修了一門植物學的研究生,雖然還是保持著和之前一樣的學習。
很多時候會跟隨植物學老師出去采風,認識更多的植物,以及了解植物的生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