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旅行讓張曉倩再次得到了不小的成長,她有了頂在前邊的能力,不再是羽翼下的小乖崽。
雖然張曉倩一直開著房車在路上旅行,在編劇上也很大的成功。
這還掀起了無數靈感枯竭的編劇學著張曉倩邊旅行邊寫作。
具體那些尋找靈感的人成沒成功咱也不知道,張曉倩在外旅行的這兩年寫了三本,又給花了不少錢導演定製了一本。
算是有了非常不錯的收獲,這兩年張曉倩一直在路上,天冷的時候就開著房車去南邊的海島。
找一個不錯的房車基地定居一段時間,早上起來看著窗外的美景,有靈感的時候就一杯茶,一個電腦,一篇故事。
不想寫的時候,就騎上張曉倩上學時就騎的那輛老古董自行車去四處溜溜逛逛。
自行車旅行很是方便,無論什麼犄角旮旯都能鑽進去,看著小巷子中的獨特風景。
愉快的生活並沒有過多久,張曉倩又有一個劇本被選中要開拍了,這一次悠閑的張曉倩被要求跟組。
她就拔地起營,收好自己的東西繼續出發了,這一次的目的地是劇組。
外邊的風景對張曉倩來說也沒有了吸引力,一個又一個電話催的她隻想在車的後邊裝上火箭飛過去。
但在路上開車不注意安全不光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也是對別人生命的不負責。
但也終於在第二天下午到達了目的地,到了影視城後,張曉倩直接就去了正在開拍的劇組找到了導演。
溝通後才知道原來是一個戲份不少的配角出了一些小的事故,腳骨折了。
但這個演員已經完成了不少的戲份,在換人不是很劃算,而跟組的編劇怎麼改都達不到導演想要的感覺。
這才把距離劇組十萬八千裏的張曉倩喊回來,商量如何解決。
張曉倩看了拍過的內容,以及劇本,也明白為什麼這麼難解決,這個演員完全還原了原著中那個配角給人的感覺。
現在就差最後高光的一幕,這個配角就要殺青了,沒想到在這節骨眼上出了事。
最後改本子,改出來的怎麼都缺些感覺,或許是那個演員演出了最好的感覺,而在看那些改出來的劇本就難以接受了。
張曉倩看過之後問導員“孫導這部劇還要拍多久?”
“這部劇到還要拍上半年。”
“半年後那個演員不就好了嗎?”
“現在問題是這個場景明天就結束了,在續租還要加錢,但問題也不是加錢能接覺得,這個場景已經被接下來的劇組預訂了,估計兩年都不會空出來。”
聽導演這麼說張曉倩也覺得很是難辦,這個演員最後這一幕戲,不光是這個演員的升華,更是整部劇的一個很重要的點。
缺少了這一幕戲,接下來很多地方都鏈接不上,存在偏差。
也怪不得導演這麼著急的將張曉倩喊來,真不是個好解決的問題。
就在張曉倩和孫導在這愁眉不展之際,沒想到那個演員被經紀人推來了。
導演趕快跑過去“你怎麼來了,剛剛摔了不好好休息,養不好以後可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