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出兵域外、452、新的開始(17)(2 / 3)

黃佳俊越說越順溜,而最高當局和林蔚卻對黃佳俊有了一種更新的認識,“在把美國拖入戰爭的這個想法上我國和英國是一致的,而避免與日本的戰爭上英美又是一致的,在利用我國拖住日本上英美又是一致的。但是,中英美三國之間又是有著矛盾的。”

黃佳俊的這種論調倒是新鮮。要知道當時的中國並沒有自覺自己已經成了影響世界走勢的一個重要力量,畢竟長達一百餘年的積貧積弱,再加上當時的中國看起來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每時每刻想的就是怎麼抵抗日本的進攻根本就沒有誰來想一想正是中國的這種堅決的抵抗而使自己被世界刮目相看了。

“校長。我們中國已經變得可以左右世界局勢的重要力量了!”黃佳俊自信的說道。

最高當局和林蔚都是不敢置信的樣子,最高當局皺眉說:“佳俊,我們現在的局勢已經十分危險了,哪有影響世界格局的作用?”

“真的校長!這不是我的觀點。而是美國一個研究國際關係的專家說的。”黃佳俊知道自己的話是不能讓最高當局相信的,所以就用美國專家的話來加強說服力。

“哦。這個專家是幹什麼的?你怎麼會知道這些呢?”林蔚問道,他的另一層意思就是我怎麼沒有聽你說過。

“校長,林主任,這個專家是美國國務院的一個研究機構的研究員。我在弗吉利亞軍校的一個同學就在給他當助手,是我的同學告訴我的。當時。我也不相信,所以就沒有和任何人說過。但是我這段時間好好的把這些觀點仔細的想了想,覺得他說的有道理。本來我是準備寫一個專門的報告給校長的,現在校長問起我就說出來了。”

“嗯,那你好好的給我們說說,我們怎麼能夠影響世界格局的走向呢?嗯,最好的是你自己的想法。”最高當局聽了黃佳俊的解釋頓時興趣大增,要是美國真的是抱著這種觀點的話,那不是說中國的地位會極大的上升?

“校長,我仔細把我國所處的國際環境理了一遍,覺得這位專家說的有道理。首先我們來看,我們在這場戰爭中已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我們是一個堅強的國家,英美需要我們拖住日本,蘇聯也需要我們拖住日本。雖說我們現在看起來很危險,其實蘇聯英國比我們更危險,因為他們麵對的敵人要比我們麵對的敵人強大更多倍。為什麼這麼說呢?蘇聯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德國最大的目標,這也是為什麼在德國攻打波蘭的時候蘇聯會與德國一起瓜分波蘭和攻打芬蘭的原因,斯大林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防線向前推進,擴大自己的防禦縱深。在麵對日本的時候,蘇聯為什麼要支持我們呢?他就是要用我們來拖住日本,以免自己在麵對德國的時候會被德日兩麵夾擊。”

“等等,佳俊你是說德國會進攻蘇聯?”最高當局打斷黃佳俊。

“是的!希特勒的最大目標就是消滅蘇聯,這在他的自傳裏麵就說的清清楚楚。所以,德蘇之間一定會爆發一場生死大戰。”

“但是德蘇之間不是簽訂的有和平協定嗎?希特勒不會這麼幹吧?”林蔚謹慎地問。

“林主任,西方有一句話,協定不是用來遵守的,而是撕毀的。所以這個協定不過是德蘇雙方之間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而采取的暫時性的妥協罷了。德國是為了解除後顧之憂,好專心對付英法;而斯大林呢是由於自己還沒有準備好與德國的戰備,再加上也想讓德國首先對付英法,他樂得看熱鬧。隻是斯大林可能也沒想到英法這麼快就敗了。而明顯的蘇聯的戰備仍然沒有做好,希特勒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所以他必須要讓我國拖住日本。”

“那美國呢?”最高當局,“他們有需要我們什麼呢?”

“仍然是讓我們拖住日本。試想一下。要是我們擋不住日本,那對於美國來說就是一個災難。中國有豐富的人力和資源,而日本有先進的生產技術,那麼就可以讓日本得到繼續發動戰爭的一切,要是中日結盟那就更不可想象,就可以武裝起數百上千萬的軍隊從東向西進攻,就能與德國瓜分整個世界。如果到了那個時候麵對兩麵作戰的就將是美國。至於英國和美國之間也是一樣,美國需要英國在歐洲拖住德國。但是美國也對英國占領這麼多的殖民地深懷不滿,所以他需要的是一個被削弱的英國。至於英國和我國的關係,英國最不願意的就是看到我國崛起,一旦我國崛起那麼就會極大的影響他在遠東的殖民地利益。因為他們明白隻要美國參戰日本的失敗就是必然,所以就算是被日本搶占了他的殖民地他以後也可以收回去,但是一旦被我國占領那他們就可能永遠就回不來了。這就是中英美三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並且這種關係將存在很長一段時間。這也是英國在我國的西藏甚至是新疆搞風搞雨的深層原因。他們著眼的都是戰後!”

“你今天的想法很好。你下去後交一個報告給我。”最高當局沉思了一陣後,就吩咐黃佳俊。

“剛才不是說我們還可以趁此機會解決西藏問題。你是怎麼想的?會不會引起英國人的抗議?畢竟我們現在還是需要英國人的。”最高當局緩緩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