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開始(22)
黃佳俊從一回到重慶就慢的馬不停蹄的,既要向最高當局寫關於國際形勢報告,又要安排進藏事宜,所以基本上沒有在家,隻是給家裏打過兩個電話。這讓他對自己的家人深懷歉疚。卻不得不繼續工作,這天他正在召集自己的團隊(他現在身邊有一個精幹的團隊)這個團隊以年輕人居多,特別是海外歸國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都在國外生活過對自己的國家的強盛更有想法,因為他們在國外受到的白眼讓他們明白如果自己的國家不強大,個人就沒有多少尊嚴。這跟學識或是財富無關,隻跟國家聯係在一起。他們敢想敢幹也敢闖,並且對國際局勢相對要敏感得多。
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就是為了討論黃佳俊擬定的這個關於國際形勢的報告。黃佳俊看著坐在桌子周圍的這些跟自己差不多的年輕人,這些都是在國外有所成就的年輕人,他們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讓自己過上優裕的生活,但是在抗戰爆發後,義不容辭的回國,投身於民族救亡。
黃佳俊微笑著對大家說:“同誌們,今天,我們將對我們這段時間的工作做一次全麵的檢討。這次討論後這份報告將成為政府處理國際外交的一個指導性文件。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開誠布公以求達到最好。這裏我隻說一點要求:大家對內容務必保密,這將關係到我國抗戰事業的成敗與否。”
他所說的這個報告,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中國在當前國際局勢中的地位。因為中國自身的奮戰一次次的打破了日本滅亡中國的妄想,讓國際上對中國的評價直線上升。隨著歐洲戰場的變化,特別是法國投降後歐洲隻剩下英國還在抵抗,那麼中國的地位至少在遠東的地位就越顯重要。這從美國、蘇聯同意加大對中國的援助就能夠看出。隨著日本南下的步伐加快,與英美之間的關係在急劇惡化,而這次日軍強迫越南關閉滇越鐵路,讓英美特別是美國的更感威脅。那麼美國對日本的製裁就將更為強硬,這樣對我國的抗戰就能帶來更為有利的局勢。因為美國清楚如果我國戰敗或是投降,就會把陷在中國戰場上百多萬強大的日本陸軍解放出來,而這也是蘇聯所擔心的。
第二部分新國際形勢下日本策略之轉變。通過前麵的戰爭已經證明日本妄想武力征服中國是無法實現的,所以他們就會改變策略,以單純的武力改為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征服為輔的轉變。汪精衛的投敵賣國就是這種轉變的一大表現,這無疑是對我們的一大考驗。那麼我們針對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就是從宣傳上加大宣傳力度,讓民眾對這種狀況的認識,日本人的這種轉變,還會帶來一個變化就是讓我們自己又陷入到分裂狀態。比如挑動國共糾紛。以及加大外部封鎖以促使我們自身的分裂。已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日本自己卻可以坐收漁人之利,並且按兵觀望歐洲的結果以決定自己到底是南下還是北進。結論是南下大於北進的可能,因為南下可以得到一切,但是北進卻未必因為寒冷的西伯利亞什麼都沒有。
第三部分我國現階段的外交及應對策略。根據以上變化。我國應該加強與美國蘇聯的外交工作,並向他們說明情況。爭取獲得更大援助,特別是工業方麵的援助,以求增強我們自身的實力發展。我們必須抓住這段時間的戰略期,因為日本與英美的矛盾激烈,無疑就相對減輕了日本對我國的壓力,我們就應該埋頭於自身發展,進行一定程度的社會改革。讓我們的民眾暫時的獲得一點喘息之機,畢竟這幾年的戰爭民眾的付出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極限。
這份報告被交到了最高當局之手。最高當局也是極為重視,召集自己的外交幕僚開始討論。
因為法國突然宣布關閉滇越鐵路這在大後方引起極大的憤慨。
大後方的報紙突然對法國切斷滇越鐵路開始大規模的報道:上麵全麵介紹了滇越鐵路的來曆,對法國的背信棄義大加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