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婉想了很久該給墨幽明帶些什麼,最後把目光放在了方便麵上。
許很多人都吃過方便麵,這是一道最經典的美食,沒有幾個人不喜歡,在現代總說沒有營養,卻又總饞這一口。蘇婉之所以盯上它,是因為它的方便性,行軍路上吃不上飯是常事,這個方便麵無疑是最適合的。
蘇婉一早把兩個孩子交給奶娘,家裏能用的人全部用上,連九娘和小魚都回來幫忙了。
在我們大中國,有一種曆史更為悠久的手工版的方便麵,製作簡單,色澤金黃,切麵光滑,湯汁鮮美,開店的每天賣出幾千份不是問題。
首先是和麵,先把麵粉揉勻,加入鹽和雞蛋,吃起來更有勁也有些滋味,雙手不斷地攪拌混合,揉入絮狀物,將麵粉和雞蛋充分混合,然後反複加水、麵粉,揉和成麵團,靜置20分鍾。
之後將麵團揉至光滑,用擀棍擀成薄片,用幹粉撒滿表麵,邊卷邊繼續擀麵10分鍾,擀成2毫米厚的薄片。在擀製時,要注意厚度的均勻性,所以要不時地把壓製好的麵卷起來,以保證受力均勻分布。
麵團用擀棍擀好,手拿著擀好的擀末端,輕輕地抬起慢慢地旋轉,會把貼片送下去,一邊送一邊搖擺,使麵團在下落的過程中分層疊成自然窄的寬度,最後用一個擀棍中間,使麵團更細,易切麵團用擀好的擀麵擀好,慢慢地落下來,使麵團在落下的過程中形成一層天然的褶皺,寬度較窄。
疊好的麵用刀修剪,上刀切成1-2毫米厚的細條,雙手從末端撿起來,用力向前甩。抖過之後,麵條從麵條中間拿出來,散了,伸直了。這段時間,麵條彼此不相連,麵條大約有3米長。把麵折成四或五折,然後疊起來待用。從麵條中間把它撿起來。麵條抖散挺直,絲線不粘連,一手拿著頭,一手握住麵條中間,像鍋裏的水網,用筷子攪拌,防止麵條粘連。當麵條在鍋裏漂浮時,繼續加熱3-5秒鍾。然後把麵條煮成半熟。放入冷水中瀝幹水分。雙手的麵條像拉扯一條橡皮筋一樣有力地拉著。
另一個鍋,起鍋燒油,用漏網炸麵,將麵團成圓餅狀,油溫保持在低溫,到麵條炸到表麵淡黃,彎曲,用筷子攪散麵條,繼續在油中浸泡10秒,然後瀝油撈出。待麵餅變涼,方便麵就算好了。
第一鍋做的並不多,蘇婉拿出兩塊兒麵餅放在水中,用燒開的水衝泡,然後扣上盤子保溫,所有人都圍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喘,好像自己呼吸重些就不成功了似的。
過了三分鍾蘇婉打開婉,麵餅已經泡開,麵條已經變軟,蘇婉拿小碗挑出一筷子,在眾人期待的眼神中吃了一口,然後笑著對大家說,“成功了。”
眾人開始歡呼起來, 蘇婉讓大家都拿筷子嚐一嚐,麵條筋道,很香,特別好吃。“如果是自己在家吃的話,可以拿來煮,放個雞蛋,再放點青菜,味道也非常好。”
第一批實驗成功,所有人開始熱火朝天的幹起來。蘇婉讓管家去訂一批紙袋,像現在的方便麵一樣,每袋裝一個紙袋裏,封好口,可以存放好久。
所有人一起加入,整整幹了三天,墨幽明也很重視這個方便麵,要知道行軍打仗糧草是最重要的,這個方便麵的名字取的名副其實,真的很方便,他試過的,忙的時候不用水泡,直接幹吃也是很香的。
墨幽明和季昊雲蘇重樓三人,全程觀看了製作方便麵的過程,如果後期戰爭時間長的話,可以交給軍中的廚師,作為大家急行軍的食物非常必要。
“小婉,這個方便麵的製作暫時要保密,明天我就叮囑大家。”墨幽明對蘇婉說。
“我明白,你放心吧,我叮囑過了。大家心裏都清楚。”
“小碗,這幾日你辛苦了,剛出來的肉又瘦了。”墨幽明將蘇婉抱在懷裏。
“沒關係,能為你做些什麼我覺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