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政堂
君憬琛邀林毅入宮議事。
“林卿的奏疏朕看了,戶部林卿管理的很好。\\\"
林毅的奏疏和其他述職奏疏一樣,報喜不報憂。君憬琛能單獨請林毅入宮議政,林毅便信他還算是個明君。
\\\"那官家可知道先今戶部的庫房連一枚銅錢都摸不著。先帝在時國庫就已是入不敷出,近年瘟疫橫行、嚴寒壓迫,上一批朝廷的救濟糧大部分更是從官員之中募捐而來。”
“我國存在的弊病盤根錯雜,我看林卿和攝政王不謀而合,攝政王幾日前上書的《言事書》林卿不如看看。”
君憬琛將手側的奏疏通過內侍遞給林毅。
林毅接過奏疏,顧錦秋的富國之策有減輕徭役、整頓苛捐雜稅……,處處都需要戶部打配合。
林毅看了一部分,將奏疏收起,說:“攝政王之用心,這封奏疏可見一斑。不過攝政王這般大刀闊斧,真的不會傷及一國根本嗎?”
君憬琛聽出林毅並不肯定顧錦秋的變革之道。可是我朝重文臣輕武士,有大智慧的才子如繁星,變法之路更需一以貫之。
回應道:“不破不立不是嗎……變革之事重大,攝政王的《言事書》林卿帶回去好好看看有沒有什麼疏漏。”
“官家聖明。”林毅就此退下。
顧錦秋的《言事書》是他常年以來思索出了方案,在君憬琛登基第二日就遞上。
此時的顧錦秋還困頓於邯鄲之亂。
在安平趕到邯鄲時已然初具亂象,有賀袁兩家相互配合,計劃開展的非常順利。
但是沐國商販拿到敲詐來的碎銀子卻並沒有前往錢莊換幣,埋伏在必經之處的捕頭們都給蚊蟲喂了好幾日血後,直到城門那兒發現全城的沐國商販浩浩蕩蕩地隨商團出發了。
並且出關檢查時並未見成箱的碎銀。
“看來他們是把銀子藏起來了。”
手執紫金狼毫的少年郎始終低頭批文漫不經心地聽著,抬眸間晦暗不明。
“我回來前已經吩咐捕快找找邯鄲能藏東西的地方,不過現在也還沒回消息。”
“他們能那麼胸有成竹地離開邯鄲,這筆寶藏估計我們即便找得到也很難拿的回來。”顧錦秋歎了口氣,放下筆。
“真是的,明明都已經提前收到消息,還是……,唉!他們怎麼會這麼快得到消息呢。”
“是啊,最強勁的飛鷹從璃國飛往沐國也要三四天,更何況飛鷹需要來返。除非沐國太子就在璃國。”
“他,怎麼敢!”安平一個激動,拿起自己述職後放回案牘的特許令牌,剛拿到手裏就被顧錦秋的目光鎖定。
安平隻能怯怯地放回去。
“沐國商隊剛走,沐國出使的密函就遞到了關外。那個人當然要回沐國和使團一同出使。到時候誰折磨誰可不好說?”
紫毫筆尖的墨水在筆洗中暈開,顧錦秋合上奏折堆放在整齊的一小摞上後起身跨步走出。
“走,陪我去蜃樓吃酒。”
“啊?”
安平不解,少爺上回去蜃樓結果最後是從皇宮裏回來的。難道是少爺發現了蜃樓通往宮內的密道,這次是要去查封蜃樓的?
攝政王府的馬車停在蜃樓外,但蜃樓唯獨在今日閉門謝客。
安平一人逮著個行人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