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就這樣不疾不徐地往前走,轉眼,林倩雪就到了金釵之年。12歲的少女,出落得亭亭玉立。
早春時節,天氣還有些微涼。樹上的桃花已經開了,一朵,兩朵,三朵,它們三五成群,開得那樣美麗。樹下的美人打著瞌睡。當忍不住春風吹過樹梢,桃花們就雀躍著,跳下樹枝,爭先恐後地,要和美人親密接觸。陽光穿過樹葉的空隙,照在美人身上。
那美人本來正在熟睡,有朵調皮的桃花,落在她那白淨的臉上,帶來一陣癢意。美人輕皺眉頭,緩緩睜眼。她看著身上,地上的桃花,忍不住笑起來。春天到了啊。
“姑娘,姑娘,你在哪啊?”一聽就知道是杜鵑了,芍藥穩重,是斷然不會這般沒規矩的。那聲音的主人走近前來,果然是杜鵑。
“姑娘,你怎麼在這樹下歇息呢?”杜鵑顯得“怒氣衝衝”。她又看了看林倩雪的衣著,更是“生氣”了。“姑娘,早春還冷著呢,您怎麼穿得如此單薄?”一邊說,一邊給林倩雪裹上狐裘,嘴上不住地絮絮叨叨,“王嬤嬤說,女子最怕身子進了寒氣,這可是對以後的子嗣不利呢。”
林倩雪訕訕一笑。轉移她的注意力。“杜鵑,你看這桃花開的多好。我曾經看過一首詠桃花的詩,你聽聽。”杜鵑也是識文斷字的,對詩詞還挺感興趣的。
林倩雪清清嗓子,表情鄭重。“這首詩就是《桃花庵歌》,是一個叫做唐伯虎的人寫的。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換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怎麼樣,這首詩很不錯吧?”
杜鵑思索良久,說:“這詩倒像是個隱世之人寫的,這世上的人哪個不向往功名利祿。就連丫鬟,也想著做一等大丫鬟。這人倒是怪得很呢。”
林倩雪看她沉浸在詩歌的世界裏,悄悄鬆了口氣。又聽到她的話,搖了搖頭。是啊,確實是個怪人呢。現代人隻知道,《唐伯虎點秋香》中,唐伯虎有嬌妻美妾,有萬貫家財,他既有文采,又畫技高超。又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何等風光,何等瀟灑?
可是,有誰知道真實的他呢?曆史上的他真的有那麼幸福嗎?
唐寅,字伯虎,另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史等。公元1470年(明成化六年),唐寅出生於江蘇蘇州。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自古多風流。
仿佛一來到這個世界,他的身上就被打上了公子多情的烙印。
唐家世代從商,唐寅從小衣食無憂,但是因為商人地位低下,父母對他的期望就是光耀門楣。
唐寅也不負眾望,天資聰穎,過目成誦,年僅16歲便以第一名考中秀才,被時人稱頌為“孺子狂童”。
16歲那年,唐伯虎以第一名考入蘇州府學,聲名大噪。
17歲的時候,他畫《貞壽堂圖卷》,就已經“山石樹枝如籀篆,人物衣褶如鐵線”了。日後,他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文學史上的“吳中四才子”,又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畫史上的“明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