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1 / 2)

江左其實很怕和領導一起吃飯,怎麼都感覺不自在,規矩多,又吃不飽的。

就像現在,江左筷子也不敢動,隻能聽著幾位領導一直在閑聊,可能是這次聚會都是“自己人”。

所以說起話來,幾位領導也沒有雲裏霧裏,講的都比較直白,大部分的話題都是圍繞著滇市的官場秘聞,以及一些政策的製定的合理性進行探討。

江左一開始還感覺無趣,但漸漸的話題是,越聽越有吸引力,慢慢沉浸在其中,江左也在不斷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所處那個位置會怎麼做。

一些政策的製定,開始還是讓人不能理解的,但慢慢的江左把自己放在其中也就了然了。

當然了,這個過程中,江左也聽到了一些滇市官場的八卦,江左和自己查到的資料,兩兩對比聯係,才恍然到,為什麼後世的滇市官場會那樣的發展。

原來沒有一件事的發生是獨立的,其必然事與事之間總是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往往一件大事的發生,總是由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開始。

當所有人,都沒有那個意識之時,事情的發展已經超乎了所有人的認知,這就是偉大領袖所說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圍繞著丁市長關於滇市發展的一些講話,包廂裏的眾人都各抒己見。

江左隻能默默的聽著,有些政策確實在滇市落地生根,其中有好有壞,很多政策的製定,真的就是看領導人的喜好來定的,明明不切實際,但往往為了短時間能看到政績,還是被落地了。

領導是有政績了,但這項政策是好是壞,相信老百姓心裏是有杆秤,來稱一稱的。

但包廂裏有些人,開口打的哇哇,完全是為了迎合領導,摸清了領導的喜好,政策的製定就是要體現領導的特權意識,讓領導麵上有光,為領導撈一波政績,當然了也是為了自己的“官帽子”可以升一升。

江左聽著包廂裏有兩人,所說的,真的是腦袋疼,不由的為滇市的老百姓感到可悲,有這樣的“父母官”可真是悲哀的。

坐在江左旁邊的一個胖子官員,那肚子大的,真不知道是一天幹幾頓,從交談之中,江左知道了這人是分管農業方麵的領導,也不知道這人是否知道怎麼種地的,有沒有下過地都不好說。

江左一時又想起了,後世滇市的一些政績工程,不由的心痛,正是有一些“草包”官員處在領導崗位,才限製了滇市的發展。

滇市接下來的幾年,有一部分領導,脫離實際、盲目興建景觀亮化設施,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麵子工程”在一些單位屢有發生,甚至在貧困地區、欠發達地區城鎮建設中也有所發現,令黨員群眾十分不滿。

就像這個“胖子”官員,在擔任滇市扶貧主任期間,為追求“綠色政績”,強推“一大四小”工程。為應付市裏、省裏突擊檢查,在滇市一些地方大搞“一夜成林”,有的顧不上更換土壤,直接在水泥、瀝青渣等基建垃圾上種樹;

有的高速公路綠化帶寬度不達標,不得不在公路兩旁的柏油路麵上鋪土種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