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山,坐落於帝都海澱區,是西山東麓的支脈。
此地泉水“水清而碧,澄潔似玉”,故此稱為“玉泉”,明初王英有詩形容:“山下泉流似玉虹,清泠(音零)不與眾泉同”,這座山也因此稱為“玉泉山”。
玉泉山是封建帝王的禦園,沒有皇帝的特別恩賜,即便是朝廷大臣也無法入內。
但如今的西郊玉泉山乃是京城中央高層人物所休養居住的地方,這個地方完全詮釋了錢在權麵前乃是狗屁,有錢也不是好使的。
劉一一駕駛著自己的寶馬車從南宮門(玉泉山靜明園共有六個門,正門俗稱南宮門,大門以東有東宮門、小南門和小東門,以西有西宮門,西北有夾牆門)上山,一路上可以看見不少荷槍實彈、戒備森嚴的衛兵。
劉一一仿佛早已經習慣了一路的戒備森嚴,車裏放著最喜歡的音樂,時不時的還哼唱兩句,臉上沒有一點緊張的神情,但開車的速度放緩了不少,沒了在城裏的“肆意妄為”。
隻有真正進來過五泉山的人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青山綠水、古木參天、空氣清新、萬籟俱寂,與外麵喧囂的帝都城街市截然是兩重天地,真真的是一個世外桃源…… 怪不得皇帝老兒就喜歡這個地方。
對於玉泉山,劉一一可是再熟悉不過了,從小她就是在這裏長大的,不說閉著眼睛就能走一遭,但那裏有個什麼心裏還是門清的,無論是廓然大公、芙蓉晴照、玉泉趵突、竹壚山房、聖因綜繪、繡壁綜繪、溪田課耕、清涼蟬窟、采香雲徑、峽雪琴音、玉峰塔影、風篁清聽、鏡影涵虛、裂帛湖光、雲處鍾聲、翠雲嘉蔭,但凡是玉泉山上風景秀麗之地,就沒有她沒走過的地。
玉泉上最好的就是它的泉水,流量大,號稱“天下第一泉”,用玉泉山泉水灌溉的“京西稻”至今都是京城最名貴大米之一。
其次就是玉泉山的規模,之所以有如今的規模,還是因為是經過金、元、明、清四朝的建設,才有今天的規模,可以說這裏就是四朝皇家園林,不僅山青水秀,布局精致,而且還有不少詩文雕刻、山洞石像。
其次玉泉上最出名的就是“玉峰塔”位於玉泉山巔,又名定光塔,俗稱大塔。
塔建於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為帝都地理位置最高的塔。磚石結構,平麵八角形,七層,高33米,仿木結構樓閣式。
塔身每層八麵均辟門窗,壁體很厚,內有盤旋式石梯,層層上達,樓梯寬大平緩,在古塔中很少見到。每層均設佛龕,但已殘失。各洞龕均有乾隆年間所製的石刻對聯,今大部分尚存。“玉峰塔影”,曾為靜明園中一景。
長大愛自由的劉一一就不太喜歡住在玉泉山了,主要是規矩太多,太安靜了,大部分在玉泉山上居住的都是年齡到點而退下來的一些國家領導人,喜愛居住在這裏就是看重了環境優美、安靜。
但對於當時十五六歲的劉一一來說,哪裏能忍受住那麼多的規矩束縛,非纏著劉父把她帶離玉泉山,真的是出了玉泉山她才感受到了這個世界有多精彩、多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