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還能應付,可到老年,就力不從心了,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有味,一個快六十的人了,幹一天活挺累的,是真累了。
就這樣,昏昏沉沉的,一晚上的時間也就悄然無聲的失去了。
次日清晨,孫浩六點左右就起床了,好長時間沒有當放牛娃了,想還是很興奮的,所以就早早的起來了,洗漱了一下。
就往牛圈裏走去,看看這三頭牛,好久不見了,也沒有放放風了,把韁繩解開磐到牛角上,牛牛們也是興奮,這差不多有個把月沒有去外邊吃草了,尤其是到山坡上撒狂了,剛剛才給解開就後腿離地奔奔跳跳的跑出了牛圈。
孫浩看這情況,可能就不好收場了,三頭牛,都是如此,這叫人不免擔心,這要是一出門直接溜到人家的玉米地裏就不好交代了。
孫浩馬不停蹄的跟著出了牛圈,看見那三頭牛,在院子裏撒歡呢,好不快活,是啊,不免叫人擔心一場,不過這樣更好,免得人家上門和家人理論了。
怎樣喊,牛牛就是不聽,真的是給牛彈琴,你喊你的,牛牛自己奔自己的,兩不相擾,這樣的表現和人一樣,圈時間長了那精神肯定也是離崩潰差不離了。
就是不停,你有啥辦法,隻能由著牛牛的性子來了,它們總有疲倦的時候,來來回回折騰的差不多了,慢慢的也就朝著那綠油油的青草走去了。
因為孫浩家的院子很大,沒有圍牆,也沒有啥大門,隻有房子這邊是封死的,其它兩邊都是開闊的,還有一麵有差不多8米高的牆,上邊便是鄰居。
房子的正對麵剛好是修的那個土路,由於疏於管理,路的兩旁都是青青草,那牛牛吃的那是一個歡實,好自在無憂無慮的,很是愜意。
就這樣牛牛們一邊吃著,一邊朝今天的目的地走去,那個地方也是放牛的天堂,隻有一條溝,溝的兩邊都是崖,隻能朝溝裏邊走邊吃邊玩。
想要去人家地裏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到人家地裏的話,那隻有一種可能,那牛牛玩心大,出來就是轉悠的,心思沒有用在青青草上,而是隻為人家的莊稼而來。
現在人的生活好多了,吃飯都不愁了,也不缺吃的喝的了,唯獨手裏的現錢,閑錢還是數數幾張。
有的人家就給牛牛配上了,玉米皮,麥子的麩子,那牛牛就記下了,出門就不是來為青草,而是為莊稼而出門的。
它不會停,直到找到莊稼地,那才是它真正的天堂,隻要朝溝底一直找,就可以找到,出了溝,就有玉米地,有的牛隻要去過一次,每次到那裏就會直接去。
那就像有定位功能一樣,這腦子記得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以呀,你放牛牛,不能一直待在一個地方,而是緊緊盯著它,它走哪裏你跟著到哪裏,隻要你鬆懈了,那就後悔莫及了,不僅麵臨著賠錢,人家把你的牛牛暴揍一頓,有的直接牽著拉回他家裏。
還不和你說,要你往他心裏說,隻要人家滿意,那就好了,你沒有說到人家心裏,沒有把事情處理好,那牛牛就遭老罪嘍,人家不會給吃喝,牛牛直接就得脫一層皮。
所以不管幹什麼,都得用心去做,要明白怎麼去做,要擔什麼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