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
小世界的天空,出現了新的變化。
隻見,一個圓圓的光球,正在高空緩緩形成,原本遍布整個天空的光輝,爭先恐後的鑽入光球內。
小世界的太陽誕生了。
新出現的太陽不像藍星外的太陽那樣,表麵溫度達到6000℃,還有日冕、日珥、光斑、耀斑等活動,是藍星人類的起源。
而是單純的球,大光球。
表麵溫度靠著火規則的加入,有個近千攝氏度,但內部中心最高也不過大幾千的溫度,和藍星外的大火球一比,差了幾千倍。
這個差距非常大,跟皓月與螢火有的一拚。
雖然但是,並不影響大光球的作用。
最初,小世界沒有太陽,地表溫度其實很低很低,大約在零度左右,勉強靠著大地和光兩條規則維持。
後來小世界被銘刻了火規則,溫度上升了少許,達到了10攝氏度。
現如今有了太陽,不僅森林規則能更好進行光合作用,陸地表麵溫度也來到了正常人體最適宜的溫度20℃。
當然,玩家對環境溫度的感觸並不深,誰讓他們的組成部分主要是沙子呢。
張卓凡將天空原本散成一片的光輝集合到一起形成小世界的太陽,主要也不是為了玩家,是為了照顧陸地上生活的本土生靈。
更進一步,是為了完善小世界的生態圈,讓小世界能進入生態循環,而不是一直要他花世界之源養著。
這並非不可能實現。
陸地往上是星球不是更大的陸地,根本就在星球可以實現循環,即便隻是脆弱的循環。
再脆弱的循環,也是循環,起碼能維持一些發展。
而想要做到完美的內部循環。
很難!
就算是藍星,也不敢說自己實現了完美的內部資源循環。
隻是一個太陽就能打破平衡。
太陽的事搞定,張卓凡開始對大陸地進行改造建設。
小陸地改造成適合沙盒玩家的環境,總共花了他一百五十單位的世界之源。
其中,兩大塊,一個是創造小陸地的小一百單位世界之源,一個是銘刻相關規則。
想要實現單人爆星的戰鬥力,你不付出怎麼可能實現?
這又不是真的遊戲,這要是真的遊戲,他一個修改器直接拳打獸界,腳踢墓土,哪兒用得著這麼費勁。
墓土:你清高!
銘刻的規則,要說唯一特殊點的,大概就是強化了。
與墓土帶著狼人世界來襲前,銘刻的附魔很像,又有所不同。
雖然兩種規則都與增強本身有關係,但表現方式不同,強化是強化本身,提升本身屬性,附魔是附著特性,提升物品能力。
其他規則,是一些補充類型本身並不強力的規則,花費的世界之源少。
順便還完善了一下合成規則。
以上基本就是一百五十單位世界之源消耗的地方。
當下,張卓凡已經不浪費世界之源到沒什麼用的地方上了。
而是用在了提升小世界,比如擴展陸地,比如銘刻規則。
這幾天,張卓凡還在思索一件事。
能不能從虛空汲取資源?
理論上是可行的。
……說錯了,不用理論,本來就是可行的。
無垠虛空並非虛無一片,而是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奇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