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致遠急忙跟上了內侍,上書房是皇帝接見朝廷重臣的地方,大烈朝廷並未設置內閣,中書、尚書、門下三省治國。

“臣陳致遠參見....”

“陳大人虛禮就免了,剛剛在朝堂上你所說之事,朕覺得沒錯,但時機還是太早了些,一切等江南道局勢穩定後,朕會在朝堂上支持你推行新政的。”楊韶華說道。

“臣,謝過陛下!”

“高相去了龍虎山天師府,最近過的如何?”

陳致遠微微一怔,想來若是這點都看不出來,也枉為帝王了。

“高相一切安好,前段時間翰州都護府長郡主去了一趟龍虎山天師府,武王納側妃,讓高玥蓉不喜,長郡主去應該是為了挽回高玥蓉,但最終還是退了婚。”陳致遠說道。

“高玥蓉,當初父皇指定這門婚事的時候朕就不看好,如今也挺好,朝中可有青年才俊,朕下旨為她賜婚。”

“陛下,您這是要徹底斷了高府與武王府的聯係?恐怕有了前車之鑒,高玥蓉也無法再嫁給武王了,朝中如今對高府都是諱莫如深,都巴不得與高府撇清關係,隻怕也沒人敢娶高玥蓉。”陳致遠如實道。

“這件事日後再議,朕還知道了一個消息,楊淩要親自去龍虎山天師府!”

“武王去龍虎山天師府?是要親自去見高相不想悔婚嗎?”陳致遠疑惑道。

“傳來的消息,楊淩出涼州時,天師府張道玄師兄弟兩人參與了截殺,這次是去要說法的,朕推測要說法是假,挽回婚約也是假,江湖上都在傳言,有人在背後潰敗國運,要將國運重新注入江湖,當年截取江湖氣運是楊淩父王所做,他此去隻怕是為了這件事。”楊韶華說道。

楊韶華的話裏的擔心,是楊淩欲要利用天師府的紫金國運蓮,來讓大烈大亂,他再以太子府嫡脈撥亂反正。

“陛下的意思,潰敗國運之事是武王府所為?但據臣所知,武王府雖有幾員大宗師,卻沒有推演天機之人,南宮翰林也是在江南道出現。”陳致遠對江湖事關注的並不多,對武王府還是有些留意的。

“那你如何解釋,除了一步入儒聖大宗師的梅文宣外,獨獨武王府出了如此多的大宗師?”

陳致遠啞口,眼前女帝的擔心不無道理,雖然不是江湖人,但也知道想要成就大宗師,絕非朝夕就能做到的。

“這次我們不得不防,朕已傳令給了天師府,如果有機會,就將他永遠留在龍虎山天師府,陳致遠,朕知道你是高隱選擇的人,高相為了大烈操勞了一輩子,朕希望你也能如他一樣,朕自問不比曆代君王差,做出個君臣相宜的佳話來。”

楊韶華將武王府楊淩要上龍虎山天師府的事說給陳致遠聽,要的就是陳致遠真正的投名狀,陳致遠有大才,楊韶華眼神一直盯著局促不安的陳致遠。

陳致遠匍匐跪地,對著楊韶華叩首三次,“臣是大烈的官,吃的是大烈的皇糧,自然是陛下之臣!”